当前位置:临邑郴州 > 县市概况

宜章县

发布时间:2015-11-16 15:58:42

  宜章县位于郴州市南端,距市人民政府驻地50公里。东靠汝城县,西接临武县,北于郴州市北湖苏仙区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交界,东北与资兴市相连,西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毗邻。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陆家井院,辖城关、梅田、迎春、黄沙、一六、岩泉、栗源、白石渡、杨梅山、瑶岗仙、麻田等11个镇及城南、浆水、长村、东风、天塘、白沙圩、笆篱、关溪、沙坪、太平里、赤石、平和、里田、新华、长策、莽山瑶族等16个乡。

  宜章古称义章,据县志载:“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后梁肖铣称帝荆州,具有郴州,析郴南境置义章县,自此始为一县。”因境内有大章、小章二水,故称义章。“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省、八年(公元625年)复置。武周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分义章地置高平县。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移义章于高平县治(即今县城所在地)。宗太平天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章为宜章。”1959年3月将临武、宜章并为一县,定名宜章县,县治设宜章县城关。1961年7月又分置,仍称宜章县,沿用至今。全县总面积2142平方公里,耕地22579公顷,143656户、551991人。

  城关镇

  城关镇位于南岭山脉骑田岭东南麓,为县人民政府驻地。东与白石渡相连,南与广东省乐昌市接壤,西与城南乡相接,北与沙坪乡毗邻。镇政府驻文明路,辖城中、城北、南门、南关四个居委会,东门、长冲、江波头、清水、水浸窝、曹排、城东7个村。

  1949年为城关镇,1950年属近城区,1956年撤区后直属县辖,195年3月下放归城南公社辖,1960年又分置为章水公社,1974年10月将原属城南公社的清水、长冲、江波头、水浸窝、城东、曹排六个大队划入,1980年10月恢复城关镇建制。全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9公顷,3886户,13014人。

  梅田镇

  梅田镇镇处县境西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15公里。东与城南乡和广东省乐昌市相连,南与岩泉镇、长村乡相接,西与浆水乡、麻田镇毗连,北接城南乡。镇人民政府驻车头村梅田圩,辖车头、水楼下、龙村、荷叶塘、下塘、上寮、黄石、母老、梅田、箭地冲、竹坪、岑水、小塘13 个村。梅田,唐、宋以来逐渐开发,清初时以武水河边有五株梅树,得名梅溪。清中叶,沿武水河两岸以开拓大片良田,因而故称“梅田”,沿用至今。1950年属白沙区。1951年改称第二区。1956年三乡合并为梅田人民公社。1961年分为三个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镇。全镇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1143.6公顷,7911户,31171人。

  迎春镇

  迎春镇位于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33公里。东与浆水乡、长村乡相邻,南与黄沙镇毗连,西、北与临武县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圩,辖鹧鸪坪、高粱下、畔头、大当、金朝山、大坪、桐木坑、碕石、周家、欧联、光明、山上、东冲13个村。

  1950年隶属黄沙区(第三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碕石乡,1958年与黄沙、复兴两乡合并成立黄沙人民公社,1961年从黄沙公社分出成碕石任命公社,后卫便利工作,将驻地迁至太平圩(旧称德盛圩),1968年以“迎接社会主义新春天”之意改名为迎春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93年撤乡为镇。全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1176.4公顷,5059户,21962人。

  黄沙镇

  黄沙镇位于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5公里。东与本县长村乡、一六镇、天塘乡毗连;南与本县东风乡、广东省连州市大陆边镇接壤;西与临武县广宜乡、广东连州市山塘镇交界;北与本县迎春振祥麟。镇政府驻黄家圩,辖黄沙居委会、大黄家、黄沙溪、新坌、水源山、沙坪、大元、新桥、畔田、石头寨、岭背、五甲、较场坪、蔡家、堡城、晓夏街、上章銮、下章銮、蓝钟、曹家坌、麻湖、大凤21个村。

  全镇属黄土丘陵地带,故名黄沙。黄家圩原名连盛圩、过去以地属黄姓,圩址又近大黄家村,故改称黄家圩。1958年建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全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1377.6公顷,6970户,27553人。

  一六镇

  一六镇位于县城南面,距县城48公里。东与岩泉镇毗连;南与笆篱乡、天塘乡相接;西与黄沙镇交界,北与长村乡相邻。镇政府驻一六圩场。辖一六、北岸、观音寺、红庙脚、香口、廖家、石街头、河边洞、水潮坪、水北岸、指背坪、坪家塘、沿河、寨上、宝塘、塘尾、杉木山、栏杆岭、百堆、上白家、下白家、十三户、姚家、汤胡里等24个村,一个居委会。

  一六圩始设于1921年,以每逢一、六为圩日而得名,镇以此命名。圩场北依长乐水,南临国道107公路,1996年迁治所于107国道旁。1984年改乡,1993年撤乡改镇。全镇总面积64.6平方公里,耕地1925.6公顷,8598户,37865人。

  岩泉镇

  岩泉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7公里。东与栗源镇和广东省乐昌市秀水镇接壤,南与关溪乡、笆篱乡交界,西与一六镇、长村乡毗邻,北靠梅田镇、广东省乐昌市的三溪镇。镇政府驻红桥村岩泉圩,辖岩泉1个居委会,红桥、东河、西河、白洋塘、胡家、洞家寮、马头庙、枫木塘、筲箕塘、东岸、郭家、竹渚、小河、东口洞、盐冲21个村委会。

  集镇东1公里处,西河自然村村后原有一岩洞,洞口陡峭似壁、高数十米、泉水自洞中流出,成一小溪,故名曰岩泉,镇以泉为名。1956年撤区建乡。1994年设镇。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1667.4公顷,7215户,33143人。

  栗源镇

  栗源镇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19.5 公里。东与广东省乐昌市秀水镇交界;南与关溪乡相连;西与岩泉镇接壤;北与乐昌市坪石镇、三溪镇毗邻。总面积约71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区。镇政府驻复源,辖栗源1个居委会,复源、留览、石波潭、四合、坛斗、苦竹、塘岭、塘其冲、径口、旗山下、老王冲、甘棠湾、口路、老坪山、新坪山、椅子岭、老沙坪、长田、游宰冲等19个村委会。

  栗源旧称栗原堡。考复源陈氏族谱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茶陵卫百户、廖武、陈德、陈立父子领兵戍守,筑城建堡,因周围多栗树,故名栗源堡。是县内著名的“三堡之一”。今复源村及栗源堡城,1928年大革命中,堡城的城楼、房屋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后经重建,以恢复原貌,改名复源。镇仍沿用栗源立名。1950年属栗源区(又称第五区);1951年改称第六区;1955年又改称栗源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栗源乡;1958年将栗源、岩泉合并,成立栗源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划小,分成栗源、岩泉两个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1995年设镇。 

  白石渡镇

  白石渡镇位于县境中部偏东,距县城7公里。东与杨梅山镇相连,东、南与广东省乐昌市接壤,西南与城关镇交界,西北与沙坪乡毗邻,北靠太平里乡。镇政府驻白石渡集镇解放路,辖大塘下、兴星街、解放路等3个居委会,金钗坪、白石渡、新车、车湾、高龙桥、蔬菜村6个村。

  集镇南约1公里处,有一大白色岩石矗立,高数十米,陡峭似壁,山对面的章水河畔有一村落名江边,过去设有渡口,村内有盐埠,上下商铺泊此,故名白石渡。1957年设镇,1966年曾改名红岩镇,1982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306.4公顷,3387户,13164人。

  杨梅山镇

  杨梅山镇位于县城东北面,距县城26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13°4′12〞~113°8′42〞,北纬25°24′57〞~25°30′33〞。总面积38.3平方公里。东与赤石乡及广东省乐昌市瓯林,西与太平里乡及白石渡镇相连,北与平和向接壤。镇人民政府驻高枧。

  七姑仙两山腰有小村,旧时村周多杨梅树,故称杨梅山。杨梅山镇1950年称高枧乡,是赤石区。1951年改属称第八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杨梅山乡。1961年从赤石人民公社划出,复为杨梅山公社。1983年3月3日宜政民(83)30号文件传达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83)98号文件精神,撤销杨梅山公社,设立杨梅山镇。

  瑶岗仙镇

  瑶岗仙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63公里。东、北与资兴市毗邻,西、南与长策乡接壤。镇政府驻上坪坳,辖永光、建新两个居委会和瑶岗仙村。

  据民国《宜章县志》载:“瑶岗仙大岭在县东北百二十华里,山高且广,顶有漏天池,一名天鹅塘,云雾四时不散,雨多晴少,故又名漏天山”,故村、镇、矿均以山为名。解放初,隶属长策乡,1954年分出立脚庵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复归长策乡,1957年9月始设瑶岗仙镇,1959年划属赤石公社管辖,称瑶岗仙大队,1960年6月划属赤石公社,1984年改社为镇。全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38.1公顷,2796户,9474人。

  麻田镇

  麻田镇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35公里。东与骑田岭林场、梅田镇相邻,南与浆水乡接壤,西与临武县接龙乡交界,北与北湖区芙蓉乡毗连。镇人民政府驻地麻田街,辖麻田、下塘冲、寺门、曾冲、上洞、桐子树下、杨家、三湾、泗溪、新村、松柏11个村。

  据本地欧氏族谱载:唐天祐年间(约904-907),宰相传白麻诏书,命荆州节度使欧阳庆出镇郴阳,督师义章。事平,赐以田,麻田因此得名。1950年属白沙区(又称第二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成立麻田乡,1958年有归属梅田人民公社,1961年复由梅田公社划出,置麻田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4年撤乡并镇。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974公顷,5472户,21430人。

  城南乡

  城南乡地处县境西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县城西北。东连沙坪乡、城关镇,南与广东省乐昌市毗邻,西接梅田镇,北与北湖区接壤。辖西门、黄土山、罗家灌、吴家、成家村、五都岭、塘园、下蕉、上蕉、南湾、樟涵、曹家、廖家湾、罗家山、寿福、新田、法堂、黄岑等18个村。

  1956年6月撤区并乡时,将县城南面7个小乡并为一乡,因大部分位于城南,故定名城南乡。1958年为城南人民公社,以后,区域几经变化,体制几经分和,政府驻地多次迁徙,沿用名称未变。1984年,撤社为乡改为今名。全乡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1958公顷,7335户,28531人。

  浆水乡

  浆水乡乡境位于县境西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东与梅田镇毗邻,南与长村乡、迎春镇接壤,西与临武县交界,北与麻田镇相连。乡人民政府驻水口村,辖水口、大地岭、上源头、茅栗、锁石、龟爻、夏洛、新车坪、浆水、偏溪、洛阁、塔塘、杉树山、新华、温塘坳15个村。

  浆水是康水的源流之一,已纳入金鸡塝下的琼浆泉水而得名。1950年属白沙区(亦称第二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称浆水乡。1958年属梅田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浆水人民公社。1968年改名为立新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按村民意见,于1982年恢复为浆水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全乡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1312公顷,5544户,20753人。

  长村乡

  长村乡位于县城西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东与岩全镇相连,南与一六镇、黄沙镇相接,西连迎春镇,北与梅田镇、浆水乡相邻。乡政府驻长村圩,辖大井、镇兴、长村、唐家寮、长启、石山、东溪、千家岸、华石等9个村,104个村民组。

  长村圩:附近有村名叫长村,长村是一片较大的村庄,初名“长诵”,取意“长守中孝、诵读诗书”,后以村庄成长形而呼为长村,此地又有圩场,取名长村圩,始设于1821年,每旬2、7逢圩。1950年—1955年末属黄沙区,1956年撤区并乡时设置长村乡,1958年与黄沙、碕石、复兴等乡合并为黄沙公社,1961年公社划小,成立长村公社,1961年—1983年为长村公社,1984年改为长村乡。全乡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耕地731公顷,3321户,14729人。

  东风乡

  东风乡位于县境东南,距县城41.5公里。东与天塘乡交界,南与莽山瑶族乡接壤,西与广东连州大路边镇毗邻,西北与黄沙镇相连。乡政府驻贺家石灰窑,辖笠头、水尾、竹梓塘、贺家、台霄、杨桐江、元壁、石江、龙江口、莱子冲10个村。

  东风原名复兴,1956年属黄沙区,1958年属黄沙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为复兴公社,1966年以“东风压倒西风”之意更名为东风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1987年驻地搬迁至石灰窑现址。全乡总面积73.4平方公里,耕地771公顷,3552户,16066人。

  天塘乡

  天塘乡位于县城南面,距县城36公里。东与笆篱乡白沙圩相毗连;南与莽山瑶族乡接壤;西与东风乡相连;北与黄沙镇、一六镇交界。乡政府驻天塘圩场,辖龙塘、三联、肖家、孟家、天塘、田尾头、猴子冲、仁洞、山背、柞树下、南冲、林家牌、罗轸、走马丘、樟门塘、满塘、谢家、新民、太平山、黄土坡20个村和天塘居委会。

  乡政府驻地村庄南面有一较大的天然塘,故而得名天塘。天塘乡所辖地域,1950年隶属笆篱区,1951年笆篱区划分两个区,天塘划属一六区,区公所设在天塘村。1956年撤区成立天塘乡,1958年合与一六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划小,单独成立天塘人民公社。1984年改现名。1986年治所搬迁,现驻天塘圩。全乡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1258公顷,5520户, 23744人。

  白沙圩乡

  白沙圩乡位于县境南边,距县人民政府驻地35公里。东连关溪乡,南邻国营溶家洞林场及莽山瑶族乡,西界天塘乡,北接笆篱乡。乡政府驻白沙圩村朱家,辖白沙圩、腊园、对江水、桐木湾、石燕冲、自生、圣公坛、黄竹冲、上峰、山门、张家寮、皂角、坦灵祠、桥头、邝里洞、洛角塘、才口、湖洋尾18个村。

  白沙圩:此地由于两条小河交汇,沉积许多呈白色的沙子,又曾设圩场,得名白沙圩,乡政府以白沙圩为名。1950年属笆篱区,1956年并入白沙乡,1958年属笆篱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为白沙圩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并乡。全乡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1452公顷,4780户,20313人。

  笆篱乡

  笆篱乡位于宜章县南部, 距县城51公里。驻地海波190米,境内玉水河流经中部。东与关溪乡毗邻,南与白沙圩乡接壤,西与天塘乡交界,北与一六镇、岩泉镇相邻。乡政府驻峙冲村,辖范家、邱家、戴家、黄土岭、平原、联原、峙冲、归塘、岩英山、尖角山、车田、东风、叶山背、五斗冲14个村。

  明正统4年(1439年)百户柳英伐竹编城,驻笆篱堡、屯兵防守,乡以堡得名。1950年属笆篱区,1951年改称第五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笆篱乡,1958年于白沙圩、关溪乡合并成立笆篱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划小分出白沙圩、关溪两地,本社仍称笆篱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至今。全乡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45 个自然村,4474户,18829人。

  关溪乡

  关溪乡位于县城南面,处湘粤边境,距县城31公里。东面和东南面与广东乐昌市的沙坪镇、秀水镇交界,西南与本县白沙圩毗连,西北与本县笆篱乡接壤,北与本县岩泉镇相邻。乡政府驻关溪村廖家。辖陈曹尹、余家、谭吴宁、沙市、锡塘、塘下岭、高山、狗牙洞、关溪、塘窝里、石窝塘、马头下、黄泥墩、鲫鱼塘、栗木、鲁塘16个村。

  关溪因有小溪数条,久晴则涸,不常有水,名为“干溪”,后觉名称不雅而演变为关溪,关溪乡因此得名。1950年称关溪乡,隶属笆篱区;1956年撤区并乡,仍称关溪乡;1958年公社化时,合白沙圩、笆篱、关溪三乡成立笆篱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化时复分出,单独成立关溪乡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关溪乡至今。全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1399公顷,3724户,16293人。

  沙坪乡

  沙坪乡位于宜章县中北部,距郴州市45公里,到县城5公里。北接苏仙区廖家湾乡,南连县城,东依太平里乡、白石渡镇,西靠城南乡。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樟桥、坳背、分水、沙坪里、留军、铁坑、沿江、十二亩、坦山、福禄岭、欧家洞11个村,170个村民组。2001年全乡人口19679人,共有5076户,耕地1329公顷。

  沙坪乡政府驻地沙坪里黄泥坳,因河流泥沙冲积形成,故称沙坪。1950年属宜章县近城区(亦称第一区);1956年撤区称沙坪乡;1958年8月与太平里合并成太平人民公社;1968年更名为五岭人民公社;1980年于太平里分离,称沙坪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社改乡又称沙坪乡;1998年5月,沙坪乡政府驻地由沙坪里黄泥坳迁至留军茅栗坪地段至今。

  太平里乡

  太平里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18公里。东与白石渡镇、杨梅山镇接壤,北与平和乡、苏仙区的邓家塘乡接壤,西与沙坪乡接壤,南与白石渡镇接壤。乡政府驻太平里村桃子湾,辖太平里、饶田、长坪、老何山、浒口、小溪、小水、用口、邓家湾、塘下10个行政村。

  境内有圩场名太平里,考《民国县志》,圩场始设于民国十年(1921年)。初称太坪里,以圩场地为一块较大的平地而取名。后经雅化为太平里,太平里乡亦以此命名。1950年隶属近城区(第一区),1951年从近城区划出成立太平区(第七区),1956年撤区并乡,设太平乡,1958年将沙坪、太平二乡合并成为太平人民公社,1959年又将白石渡镇划入,1961年公社划小,分为太平、沙坪两公社和白石渡镇,1964年又将太平、沙坪两公社合并,成太平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为五岭人民公社,1980年复分为沙坪、太平两个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全乡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973.1公顷,3567户,14400人。

  赤石乡

  赤石乡位于宜章县东北部,距离县城37公里,海拔260米。东与里田乡相邻,西与杨梅山镇毗连,北与苏仙区大奎上乡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交界,东北于新华乡相连,西北与平和乡交界。乡政府驻三望坪,辖赤石、白水、下涟、曹田、栗坪、广江、下欧、平光、渔溪、白清、三合、五四、长城岭、塘背14个行政村。

  赤石原名红石,康熙十六年孟春,红石司三名官员登九子岭顶峰观景归来时,在大路边原始盍树下休息时顺口出联,文曰“九子岭峰草木秀,石头显光常见有,好奇官员登上看,只见百白而无岫。”从此便将红石司改为赤石司。1950年4月始设乡,1958年10月改社赤石公社,1984年10月改为现名。全乡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933.9公顷,3955户,15929人。

  平和乡

  平和乡位于县城东北面,离县城约39公里,东与赤石乡交界,南与杨梅山镇相连,西与太平里乡接壤,北与苏仙区大奎上乡毗连。乡政府驻土桥和尚岭,辖平和、土桥、月梅、城头、丫溪、黄田、马阵、杨柳、田舍、水落岱、李家塘、鸡公坦12个村。

  平和洞是群山环抱中的一块盆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古称平窝、经文人修饰,取其谐音称平和,积久而成地片名称。平和于1961年由赤石划出,称平和公社。1984年改为现名。全乡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1017公顷,3137户,12588人。

  里田乡

  里田乡位于县城东北面,距县城44公里。东与汝城县文明乡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白石渡镇交界,西与赤石乡、新华乡相邻,北与长策乡毗连。乡政府驻里田街,辖1个居委会和里田、栀子、谷家、松华洞、中塘、黄土塘、塔下、上渡、楼下、上里、龙溪11个村。

  里田有一条小街,从街口至薛家塘刚好有一里之长的田洞,故名里田。1949年解放后属第八区(赤石区),称里田乡,1958年合并于赤石人民公社,1967年公社划小,又分立为里田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至今。全乡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耕地943.1公顷,3164户,12963人。

  新华乡

  新华乡位于县境东北部, 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60公里,东、北与长策乡毗连,南与里田、赤石两乡交界,西于苏仙区相连。乡政府驻教场坪。

  新华乡1986年始设,由赤石乡的汇溪、巩桥、南塘门和里田乡的吴作塘、老塘、江厚、东山等村组成。全乡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522.63公顷,1943户,7681人。

  长策乡

  长策乡位于县境东北,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52公里。东靠瑶岗仙镇、汝城县文明乡、资兴市滁口镇,南接里田,西接新华乡、苏仙区大奎上乡,北与资兴市清江乡交界。乡政府驻长兴街。辖上坪、新坪、中坪、下坪、羊坪、陈家塘、新屋、老屋、回田、田僚、向阳、前进、严廊13个村。

  长策是当地欧阳氏最早居住的地方,历数百年,后分居各地,但策源于此,取“根深枝茂,源远流长”之义,取名长策。长兴街:此街是长策乡农副产品生产资料交易的中心,经济比较发达,得名长兴街。1956年6月撤销赤石区建立长策乡,1958年10月又被撤销并入赤石人民公社,1961年3月从赤石公社划出建立长策人民公社,1984年3月由公社改乡。全乡总面积87.1平方公里,耕地499.2公顷,3186户,12490人。

  莽山瑶族乡

  莽山瑶族乡位于县境南端,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85公里。东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乐昌市交界,南与广东省阳山县毗连,西与广东省连州市和东风乡相邻,北与天塘乡、白沙圩乡接壤。乡政府驻永安村茅庵街,辖黄家塝、永安、西岭、钟家、刘家、塘坊、道洞七个村。境内驻有莽山林业管理局。

  莽山地处湘粤边界,据《宜章县治》载:“县南为莽山……山势磅礴,延袤六十余里,有九十九峰,如寒芦在宿莽中,总名莽山”。此地为瑶族聚居地。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莽山瑶族自治乡,驻永安沙坪。1958年10月乡场合并,归莽山林场管辖。1961年11月乡场分离,成立莽山人民公社,1982年成立莽山瑶族公社,1983年12月搬至现址,1984年改为瑶族乡。全乡总面积248平方公里,耕地292公顷,1857户,7720人。

来源: 临武县信息化办

郴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