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浮邱山乡
二、项目内容
项目以千年古寺、千年古树和千年古道为核心,突出佛道共存文化特色,将浮邱山建设成为集宗教、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建设内容为:1、古寺保护区,包括古寺修缮、古树保护和其他配套项目;2、康体休闲区,包括登山步道、旅游公路、滑翔伞基地和山顶商务服务区;3、南麓溪谷开发区,包括太极湾、龙眼潭、龙洞溪和无忧谷项目;4、接待服务区,包括文化广场、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和商业街区。
三、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为8200万元(宗教寺庙、基础设施建设除外)。
四、项目背景
交通区位 项目位于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距益阳中心城区仅30分钟车程;即将建设的益马高速从景区北面横穿而过,该高速桃江出口距景区不到十公里;景区地处大梅山文化旅游圈的门户,为长张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可与桃花江竹海、茶马古道等连成一线。
文化背景 浮邱山为楚南名山,素有“小南岳”之美称,是湘中道教、佛教的发源地,被誉为楚南名胜和湘中第一道场。青年时期的陶澍随父在浮邱山下求学,多次登顶浮邱山,并在浮邱寺口占一绝许下心愿:“他年我若成鸾凤,报予江南万里春。”第二年,陶澍便高中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后来,陶澍还愿重游浮邱山,写下感情奔放的古风《浮邱山》,用清新浪漫的笔调,写出了浮邱山的壮美和重见浮邱山的喜悦,更加验证了浮邱寺的灵验。
旅游资源 浮邱山景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浮邱山背靠雪峰山,俯瞰洞庭湖,主峰高752.4米,相对高差约650米,山顶寺庙周围保存有罕见古银杏群,树龄均在1400年以上,最古老的一株银杏“寿”高2011岁,是见证浮邱山历史变迁及优良生态的“活化石”。浮邱山山势变化多样,植被茂密,景区内保存有连片原始次森林,分布有大小跌水、瀑布、水潭多处,南麓溪流峡谷有高45米、宽8米的金盆窖瀑布,有由十来处跌水叠加而成的高达150米的龙洞冲溪谷,有龙眼飞瀑和数个清澈见底的深潭组成的龙眼潭景区。境内有目前国内最大的“道”字,是湖南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号称天下第一道的石雕,是浮邱山的镇山之石。山顶有一座佛道两教和谐共存的千年古刹,是中国继北岳恒山悬空寺之后第二个佛道合一的古观寺。景区2002年获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获批为国家森林公园。2013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亲笔题词“中国道教名山”。
扶持政策 该项目纳入了《环洞庭湖生游经济圈旅游专项规划》,争取相关项目国家扶持;全县金融部门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信贷上重点倾斜,可申请财政贴息贷款。
该项目采取PPP的合作方式。目前已摊铺沥青登山道路3200米,道路两侧绿化、垃圾箱和安全防护等基础配套设施均建设到位。
五、项目单位及地址
项目单位:桃江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
地址:桃江县桃花江镇文化路
六、项目负责人:胡国辉
七、项目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 系 人:龚胜芳
联系电话:0737—8822764 13807372455
主办单位:益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