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德台资讯

德阳内贸流通创新转型推动消费全面升级

发布时间:2017-12-20 15:33:51
  (来源:德阳日报)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化内贸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全面升级。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1.1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2.9、1.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5+5+2”体系

  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我市制定出台了《“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打造“5+5+2”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构建“一核驱动、一带协同、一廊拓展”发展格局。

  整合资源和力量,按照“强化统筹、突出增量、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改进思路,以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突破口,建立全市服务业“1+1+5”工作运行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促进用地、用水、用气等要素政策落实,解决了餐饮企业用水同价政策问题。加大市本级支持力度,出台《德阳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十条政策》《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办法》,在全省首创开展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培育活动,2016年,首批8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共集聚企业(商家)1100户,吸纳就业近万人,实现年营业收入20亿元。

  大力实施服务业“三三工程”,万达广场、五洲广场、北新国际物流城等10个10亿级项目部分功能相继开业运营,服务供给加速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517.3亿元,增长13.6%,占全市固投53.1%,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最强引擎;全市依托各类核心商圈举办节庆、展会和文化旅游活动110多场次,展出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带动旅游、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拉动消费增长近30亿元。德阳杂技、中机一建、宏华石油等一批文化娱乐、对外工程承包以及安装、技术服务走出国门,实现服务贸易超过5.8亿元。

  企业“触网”

  电商发展异军突起

  今年“双11”期间,我市代理水星家纺、多多家童装、帮宝适等天猫旗舰店销售,提供客服600余人,在线交易额10.6亿元。这得益于我市蒸蒸日上的电商发展。

  为推进电商发展,我市制订了系列措施,开展了“触网”行动等系列活动。

  积极推进企业“触网”行动,特变电工(德阳)优商平台、呀买云商品平台、科盟医药网上商城等行业优势垂直电商平台,以及德阳金商客、阳光盛源商城等一批本土便民服务同城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壮大。什邡王超电商务公司与什邡职中、省商贸校等多所中职学校联合建设电商客服基地。与大型电商企业合作不断深化突破。

  推进与阿里蚂蚁金服开展本地化服务中心、信用保障体系建设、物流项目、电商产业及峰会等方面合作,在德阳文庙步行街联手打造智慧商圈。积极与京东合作对接,京东德阳馆落地运行,并设立德阳专区,入驻本地企业300余家,开展电商扶贫对接合作社9家,开业后线上线下销售及对接业务总销售1.8亿元,成功推荐德阳剑南春、双和祥中江挂面入驻京东自营仓。

  实施“农商互联”。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开展以“农超对接”为主要内容的生鲜农产品“四进”(超市、市场、消费团体、社区)对接模式,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引导流通企业与蔬菜、水果、畜禽等特色种养基地的对接,截至6月底,市区主要流通企业销售鲜活农产品近亿元。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本土电商和互商商城,引进农信互联、京东、赶街、邮乐购、易田等电商平台企业通过建设线下展示展销馆、运营中心、服务站(点),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网购网销,鼓励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中江县年丰公司2013年销售只有7500万元,2014年触网后发展迅速,2016年年销售额已达9亿元。

  中江(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得到顺利推进。完成县域电商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县有中心、乡有网点、村通快递”乡村物流配送功能。完成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及配套、电商进农村企业县级运营中心的“三中心”建设,建设75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60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

  家政行业也进行了互联网经营模式的探索。家道家政的“家务帮”和明净家政的“老人宝”开创了德阳家政行业网络电商服务的先河,家务帮家政网络服务平台现有用户4万余个,每日订单在140—200个左右,每日交易额在3.5万元左右。据了解,我市九成以上的家政企业建设了业务网站,推行“O2O”及股份制改革等新模式,行业龙头企业竞相搭建区域性信息交流平台、呼叫服务中心,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全覆盖。

  绿色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按照省上的部署,我市重点推进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工作,在购物中心、百货店、超市等业态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

  推动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发展“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实施实体零售创新转型三年行动,引导实体零售企业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转型升级,节约流通成本。今年绵竹市成功申报服务业强县。

  大力发展城乡物流。在县域建设电商物流园,把区域内众多的物流、快递、电商、仓储配送企业整合在一起,共享园区资源和配套设施,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开发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与快捷、中铁、汇通、国通等快递企业对接合作,用移动互联的手段整合社会上的闲散运力,通过体积计费的创新模式,改变产品和成本结构,为用户提供经济高效的快运服务。通过线下的电商服务网点,实现县(市、区)到乡镇、乡镇到乡镇间的物流互通,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社区便民服务发展,依托家道家政、明净家政、金商客、丰联超市等本土企业和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外卖等招引企业,积极推动社区养老、家政、商业设施等便民利民工作的开展,增加便民服务功能,开展多样化服务。(记者 邱洁)

主办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8-2304963 E-mail:dystbx@126.com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