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省份,“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设立,将为广大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为四川承接台资企业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川台经贸合作,实现台资企业在四川新的聚集,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搭建新平台。“合作区”定位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建设成为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两岸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承接东部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的聚集地。“合作区”发展目标包括,在推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推进两岸服务业合作,在商品交易、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方面形成新亮点;在推进两岸金融业合作,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两岸货币结算等方面构建新机制;合作领域包含商贸物流及临港配套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金融及文创等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类企业等领域。
经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共同批准,同意在四川省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简称“合作区”),包括三个产业园区,即:成都产业园(青白江区)、德阳产业园(德阳高新区)、眉山产业园(彭山开发区)。授牌仪式中,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向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授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商务部台港澳司孙彤司长向德阳市委副书记何礼授牌“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德阳产业园”。德阳广汉市市长、德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尚武向大会作产业园推介。28日,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以及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各地台协会会长、已设立台协的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台办相关负责人等共200余人,将前往“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德阳产业园参访考察。
据了解,近年来,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完善服务台资企业的政务环境,为台资企业到德阳投资兴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德阳全市已聚集台资企业近78家,利用台资15.4亿元,台资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2016年,德阳成功打造了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德阳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德阳吸引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的“一个园区、双重服务、一套政策”模式,在2017年“两岸青年创业就业研讨会”上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宣传推广。目前,园区已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并被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授牌为“中国青年创业社区”;2017年,德阳建立了省级台商产业园,将打造一二三产业互动、文旅相融的台湾风情小镇式的现代产业园区。
此次,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的设立为德阳与台湾深化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下一步,德阳高新区将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强化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市场扶持,吸引更多台资企业入驻园区,并帮助台资企业发展壮大。
德阳产业园(德阳高新区)相关链接<<
德阳高新区于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已建成区28平方公里,新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位于拥有“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的德阳广汉市,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综合实力位居四川国家高新区第三位,是成德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德阳高新区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距离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市区19公里,成都六环从高新区穿境而过,纵深近10公里,是成都六环上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境内多条高速、高铁穿境而过。距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片区仅3公里,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可在12天内通达欧洲腹地;德阳高新区有优质的园区环境,按照“建设高品质城市、入驻高科技企业”的原则,在高新区新区规划了以三星湖为核心的“一湖六岛”空间布局,打造5A级景区标准的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三星堆•未来城”。高规格设计园区主干道路,在建的部分道路宽度达到国际设计标准,与道路配套建设的综合管廊参照国家一流标准设计,其功能规模均在四川省处于领先水平;德阳高新区有优惠的产业政策,2017年先后制定出台了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等四个招商引资领域的“黄金八条”,与《鼓励投资若干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等政策,构建起高新区完善的营商惠商体系,入驻企业最高可享受2000万元的奖补优惠;德阳高新区有便捷的政务服务,开发了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系统,德阳市首张电子营业执照在高新区颁发。依托全面创新改革,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机制,推行“一窗受理”“一诺即办”“一章审批”“一键响应”服务模式,构建园区行政审批和企业服务封闭运行机制,为企业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德阳高新区有鲜明的产业特色,确立了“2+N”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油气装备制造和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油气装备制造基地,产品涵盖油气装备“钻、控、采、输及服务”整个环节。依托区内建校60余年、世界知名、亚洲第一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科教优势,以“建设世界最大通用航空授权修理中心、中国最大通航运营基地、中国西部公务机私人飞机基地”为目标,高新区正在发展集“研发、制造、培训、运营、维修、观光、服务”的全链条通航产业体系,打造“中国最牛航空小镇”,建成“飞行筑梦园、航空创享城”。同时,协调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
德阳市台办
2017年12月27日
2017年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授牌仪式
何礼(右一)代表德阳接受“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德阳产业园”授牌
杜尚武向大会作“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德阳产业园”发展推介
主办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8-2304963 E-mail:dystbx@126.com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