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德台资讯

2017德阳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 实现“三超双靠前”

发布时间:2018-02-12 11:47:38

  (来源:德阳日报)2017年,德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主要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中求进”“一高两率先”的总体要求,加快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去年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三超双靠前”的良好态势。1月23日,市统计局相关人员就去年我市经济形势及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经济指标“三超双靠前”

  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三超双靠前”的经济发展特点。

  市统计局副局长邓昌荣解释称,“三超”——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超全国、超全省、超预期目标。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0%,增速分别超全国(6.9%)、全省(8.1%)和全市预期目标(8.5%)2.1、0.9和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分别超全国(6.6%)、全省(8.5%)和全市预期目标(10.0%)3.9、2.0和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增速分别超全国(7.2%)、全省(10.2%)9.4和6.4个百分点;总额达到1311.4亿元,突破1300亿元大关,超全年预期目标(1294亿元)17.4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近3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达到4%,分别超全国(3.9%)、全省(3.9%)和全市预期目标(3.7%)0.1、0.1和0.3个百分点。

  “双靠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总量排位靠前、增速排位靠前。全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排位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900亿元,达到1960.6亿元,正稳步向2000亿元大关迈进,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上年上升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省第9位,比上年上升2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排位从全省第15位上升到第8位。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力

  2017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1.4亿元,同比增长16.6%。投资总量占全省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9%提高到4.1%,位次由去年同期的11位提升到9位,投资增速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呈中高速发展态势。

  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梁萍介绍,德阳去年投资持续发力集中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2017年,全市按照“项目年”活动要求,有序推进投资项目的落地和施工建设。全年,全市在建项目2661个,同比增长25.7%,完成投资额1177.9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去年提高5.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投资显著加快。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59.8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投资总量居全省第3位,比去年提高1位;增速比去年提高17.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比去年提高6位。

  三是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2017年,德阳积极实施“成德同城化”战略目标,切实推进市县交通干线网络和市政设施建设。在城市提档升级、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段、成兰铁路德阳段等重大项目带动下,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7.6亿元,同比增长19.0%。

  四是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增强。2017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803.4亿元,同比增长16.3%,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半年提升15.8、9.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61.3%,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德阳实现农业增加值236.8亿元,增长4.0%,增速居全省第8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德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统计局副局长尹顺清进一步说明:一是结构更优。2017年全市种植蔬菜及食用菌94.7万亩,同比增长3.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5.9万吨,同比增长4.2%;中草药材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3.2%。二是品质更佳。2017年德阳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0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2.62万亩,建成绿色示范区13个,面积4.17万亩。农业科技推广进一步提升。2017年全市共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片67个。中江县辑庆镇钟楼村实现水稻亩产894.83公斤,再次打破四川盆地水稻亩产最高记录。三是效益更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带来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2017年全市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都快于农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全市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见到了成效。四是收入更多。2017年德阳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同比增长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6990元,同比增长9.3%;三产经营净收入1455元,同比增长18.9%。

  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

  2017年,德阳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快技术创新,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

  邓昌荣介绍,主要亮点有五个方面。一是传统行业发展平稳。2017年,全市主要传统行业加快调结构促生产步伐,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五大主要传统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二是新兴产业发展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战新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20.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比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快3.1个百分点,占工业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6.1%,同比缩小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97.7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比去年同期(17.9%)高1.1个百分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德阳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全力推进“互联网+制造”“装备制造大数据”,开启制造业高端“智造”时代,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同时,去年德阳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制造,加快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前三季度,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9%,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

  消费品市场结构升级趋势增强

  2017年,德阳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0.8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尹顺清称,2017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结构升级趋势增强,呈现出的新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网上零售继续快速增长。 2017年,全市网上零售较快增长。二是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增速加快。据统计,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和家具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9.6%、33.3%、29.8%和23.4%。三是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速有所加快。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同比增长24.8%,比去年同期快1.1个百分点;服装类商品增长36.4%,比去年同期快4.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15.3%,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四是旅游休闲娱乐消费持续升温。全市旅游市场需求旺盛,热点频现,亲子游、乡村游、自驾游等旅游产品备受人们青睐。2017年德阳实现旅游总收入285.1亿元,增长50.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7.9个百分点。

  >>>看点

  经济质量“三个提升”

  经济结构“三个优化”

  2017年,全市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转换。企业效益提升。2017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增长15.6%,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提升。2017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2亿元,总额超预期目标3.6亿元。绿色发展提升。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7%和8.9%,分别超目标任务2.5和5.9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均将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目标。

  在经济结构上实现“三个优化”。产业结构优化。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为11.7:48.0:40.3,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40%大关。工业结构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为20.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优化。全市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增速加快。

  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积蓄

  民间投资回暖。2017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8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增速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消费新业态发展迅速。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31.3%。1-11月邮政业完成业务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2.3%,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双创”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实效。2017年末,全市创新创业载体个数达到24户,比上年增加10户;在孵企业达到806户,比上年增加487户;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记者 陈晓霞)

主办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8-2304963 E-mail:dystbx@126.com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