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于2015年、2016年先后获批开展右玉苍头河和怀仁口泉河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至目前,我市先后实施了湿地保育、湿地恢复、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持续对湿地公园内的土壤、气象、水质、动植物资源等进行科研监测,湿地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74.7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59.72公顷,湿地率59.34%。2015年12月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后,相继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合理利用、防御灾害、保护管理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等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湿地保护工程方面,设置公园边界界桩230个、界碑16块,配备警示牌、宣传牌、动植物标识牌及木质生态围挡栏、铁丝围挡栏等;在主要景点周边配置垃圾箱120个,建立了与县城镇垃圾收处模式相一致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不落地集中收集处理机制;改建、新建巡护道路、游园步道、木栈道、管护监测站等;拓宽沿岸绿化带,建设绿色水廊、岸线屏障等,并配备15名专职巡护人员负责公园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有效保护了苍头河湿地系统安全。在湿地恢复工程方面,开展了水体、栖息地恢复建设工程,疏浚河道总长度17.1千米,清淤总量5.31万立方米,拓宽河道总长度3.26千米;采用乔、灌、草立体绿化的方式进行生态护岸12处,栽植杨树5324株、油松1852株、沙棘6457株,播撒早熟禾、长芒草草籽3600平方米;实施退耕还湿面积12.9公顷,水生动物栖息地水域面积增加3.2公顷,拓宽后河道宽度达30至50米,水深达1.5至3米,为水生植物、鱼类、两栖类和水鸟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繁殖、觅食条件;实施陆生动物栖息地恢复工程5处总面积17公顷,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明显提高。在湿地公园管理方面,出台了《山西省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成立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制定了各项管理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湿地科研监测及科普宣教体系方面,建设了科研监测工作室,建立了完备的科学技术档案,设置了40个植物监测样方、2条鸟类监测样线、21个水鸟观测样点、5个鱼类及水生生物监测样点;建成1座监测瞭望台、2处生态监测站、2处水文水质监测点、1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点;新建宣教展示厅,设置宣传牌、标识牌等,发放湿地保护折页、公告等宣传资料6万余份。在湿地合理利用和服务设施方面,建成停车场、公厕各2处,修建了人行步道、木栈道、凉亭、吊桥、室外宣教长廊等设施,在保护优先前提下,依托苍头河湿地资源,为群众提供亲近湿地、游憩休闲、接受科普教育的良好场所。2020年10月底,国家林草局派出专家组对公园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验收。
怀仁口泉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26.8公顷,湿地面积319.12公顷,湿地率50.91%。其内湿地可划分为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河流湿地三大湿地类,包括草本沼泽、库塘湿地、季节性河流三个湿地型。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公园周边地形地貌多样,下游与桑干河自然保护区直接相连,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是众多珍稀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湿地公园内有水生植物芦苇、菖蒲、泽泻、兹姑等58科136属265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灰鹤、白琵鹭、黄嘴白鹭等5纲23目167种,有极其重要的保护、科研和利用价值。2016年12月,口泉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后,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管护力度,派出管护队伍对湿地公园进行巡护,严查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和破坏湿地环境等违法行为,营造了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和迁徙的生态环境。
(信息来源:朔州日报 文:刘淑花)
稿件由朔州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