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要到太行大峡谷中一个神秘、谷曼妙的景区——桃花谷景区去游览。是大峡谷西侧的一个套谷,是大峡谷的主要景区之一,从谷口的的益伏口到谷底的桃花瀑潭为止,全长7公里,最窄处只有20米,是以山、谷、潭、洞为主要景观的自然景区。
说桃花洞神秘、曼妙,是因为那里有“三九”严寒开桃花的桃花洞,有“三伏”盛夏水结冰的冰冰背,有346米的亚洲第一高瀑,还有潭瀑相连的飞龙峡……。有诗为证:“洞口桃花开雪里,岩头瀑布挂云中。”概括来讲,桃花谷景区的特点是:“三九”山桃花开雪里,盛夏冰窟透寒风;云开云合山色变,林里花间鸟争鸣;崖顶悬流垂千丈,潭水澄澈明如镜,谷底犬吠,崖畔鸡啼,真可谓洞天福地,人间圣境。
过桃花谷牌坊,我们来到黄龙潭。
黄龙潭由两个潭组成,也称“子母潭”那个小豁口处的流水就是从上潭溢出来的。上潭称“子潭”,瀑布从崖头像孩子们坐滑梯一样滑下来,跌进深谷。此潭十分奇特别致,周围高山雄峙,像一个宏伟浩大的圆缸,在圆缸边沿有一豁口,潭水溢出,从狭窄的小山沟飞腾而下,形成第二瀑。瀑布下成为第二潭,又称“母潭”,水面较开阔、平缓。如果说“子潭”充满顽皮嬉戏之灵气,那么“母潭”呈现出的却是稳重平静的风韵。
黄龙潭下50米处,有一块巨石,名为“琴台石”。传说姜子牙来此游览,被山色水流所陶醉,在此席地而坐,支起琴案弹奏乐曲在身边回响。
悬潭顶部,就是飞龙峡了。在这里两崖相夹,天开一线,谷底激流飞穿,谷壁瀑布高悬,给人以“看天一条缝,看沟一条龙”的感觉。这种峡谷模式,在地质学上叫“箱形峡谷”。峡谷中最窄处仅有2米宽。流水富有灵性地在山的呼吸中变得欢畅自由,无拘无束。一匹深谷水缎,飞动千古乐曲。
请看这座不起眼的小潭,却很有名堂,因为这是个潭中潭。在潭底,由于水流的侵蚀,形成一个鲤鱼状的小潭,因此,也叫鱼潭。大自然的神奇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各位沿栈道而行。
这里是二龙戏珠,溪水被巨石一分为二,在微风中两股水流飘飘然,尤如两条小白龙在争抢一颗宝珠。两侧崖壁上的水印告诉我们,当山洪暴发时,此地的激流是多么的壮观。所以这里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的说法。
九连瀑各种形态的瀑布是太行大峡谷中最能牵动人们心弦的风景。在数字当中,“九”往往用来形容“最大”。九连瀑这种潭连瀑、瀑连潭、潭瀑相连、横排直泻的瀑布群,因落差的不同而姿态各异,相映成辉,是大峡谷中最大的瀑布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九连瀑中这个形似黄果树的瀑布面前了。这是整个太行大峡谷中最宽的瀑布了。回顾我们来时路,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水成了主题,山成了衬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春天生机勃勃,夏天活泼灵动,秋天艳丽飘逸,冬天素雅纯洁。四季皆佳景,无时不诱人。不论何时,你来到这里,就会置身于“无欲”之地。欢迎大家常来大峡谷看风景。
前面的那个绿树掩映中的村子就是桃花洞村了。说起桃花洞,还有这么一段话,我说给大家听:“桃花谷里有个桃花洞,桃花洞里有位桃花嫂,桃花嫂擀了一手桃花面,吃了桃花面就交了桃花运”。那么,就请各位到桃花洞村休息一下,饮一杯桃花茶,吃一碗桃花面,长长精神,再继续游览。
今天,我们置身青山怀抱,潭鸣石峡,惊流骇雷,溯水而上,走到水穷处,去感受桃花潭,观一观346米高的云瀑。
请各位看谷底尽头,水如烟雨,不见山顶,从高高的崖头上跌落,如半天飞雪,忽然作斜飞,腾空皎若练。它是我们太行大峡谷中落差最大的瀑布,我们叫它“云瀑”,取材于明代井陉知州万化诗中“崖头瀑布挂云中”的意境。
请大家走左侧山腰间的小道,直达桃花洞。
“三九”严寒开桃花的奇观就发生在这里。桃花洞说起“三九”严寒桃花开的缘由,就必须去看桃花洞。那么,就请各位由台阶上去,看看桃花洞吧。
关于桃花洞,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公元540年,东魏高欢篡权,兵败林虑山主峰蚁尖寨,率兵退到桃花洞。时值隆冬腊月,粮草不继,高欢心急如焚。一天夜间,他梦见一白发老翁对他讲:“要得拔营出洞,必待桃花开放。”可是数九寒天,冰天雪地,哪里会有桃花开放?高欢等不得了,每日派一兵士出外看桃花是否开放。第一天派出的兵士回来报告说,桃花未开,高欢大怒,把他杀了。第二天派出的士兵回来仍禀报桃花未开,又被斩首,日日如此,连续杀了十几个土兵。最后,他派出一位心腹随从出外查看。这位随从很有心计,他想,如实禀报是死,不如实禀报也是一死,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于是回来报告说山下桃花开了。高欢将信将疑,出洞一看,桃花果然含苞待放。高欢仰天大笑,不住高叫:“天助我也!”立即下令拔营。但桃花洞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从何处走出深谷?帐内军师出了个点子,手执燃香,看香烟飘到什么方向就往什么方向走。最后从我们对面山顶上的那条山道上走了出去。当年高欢突围的通道,现在已修成了通往山西省平顺县的公路,那个地方被称作“行香崭”。高欢从这里突围出去,反败为胜,一路凯歌,后来在邺城,建立了北齐,被称作神武皇帝。从那时起,这一带的桃花“三九”天开花,腊月里吐蕊。欢迎大家在今年腊月来此赏桃花。
安阳市台办供稿
安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