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风土人情

安阳名源漫谈

发布时间:2021-09-10 05:54:07

    殷都、邺城、安阳,相州、彰德、安阳,这些各自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称谓在今人看来有些眼花缭乱,要一下子理个头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它们却是我们真实的过去,是我们的先人征战、兴盛、生息、过往的痕迹。生活在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了解自己的过去,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相州与邺郡》、《彰德府》《安阳老城漫谈》这些文章或许对您会在所帮助。

    相州和邺郡
   
    和邺郡是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称,因其治所在安阳城,于是又成了安阳的别名。

    之前,安阳一带本为后燕的冀州魏郡之地,魏郡治邺城。据《通鉴·晋纪》和《魏书·太祖纪》载,公元398年,即后燕建平年间或北魏天兴元年,燕范阳王慕容德弃邺城而逃,率4万户南迁到滑台(今滑县),魏卫王拓跋仪占据邺城。魏道武帝拓跋珪南巡至邺,置邺行台,以龙让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率吏兵5千人镇邺。天兴四年(401年)夏四月,“魏人罢邺行台,以所统六郡置相州,以庾岳为刺史”。这就是置相州之始。新建立的相州治邺城,辖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6郡。南濒大河和司州,北邻冀州和定州,西隔太行接并州,东靠大河和济州。

    而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则说:“后魏孝文帝(实为道武帝,编者注)于邺立相州。初,孝文帝幸邺,方立州名,尚书崔光(崔光应为崔宏,编者注)对曰:‘昔河为亶甲居相,圣皇天命所相,宜曰相州。’孝文帝从之。盖取内黄东南故殷王河亶甲居相所筑之城为名也。”这段话说明了立相州的过程以及为什么叫相州。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定都于邺城。因相州的治所已成国都,遂改相州为司州,辖12郡65县,为皇畿。公元550年东魏禅位为北齐,仍置司州。公元577年北周攻破邺城,复改司州为相州。并于邺城置宫及六府,为别都。后移六府于洛阳,改置相州总管府,州境减为6郡17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宣帝死,杨坚辅政。杨坚命相州总管尉迟迥进京,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以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尉迟迥知有诈不受命,兴兵讨杨,自称大总管,所辖相、卫、黎、屯、洛、贝、赵、冀、瀛、沧诸州响应。最后尉迟迥兵败自杀,韦孝宽火烧邺城,千年名都化为废墟。韦孝宽令邺城人南迁20公里于安阳城,相州、魏郡、邺县皆迁此。这是相州移治于安阳之始。

     自北周以后,各代的相州治所均在安阳城。杨坚建立隋朝,中国南北统一,废郡级政区,只留州、县两级。所以在安阳废除魏郡,只留相州。大业三年(607年),全国又变州为郡,遂改相州为魏郡,辖安阳、尧城、零泉、林虑、临淇、临漳、洹水、武安、滏阳、临水、邺11县。唐初(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置总管府,属河北道,辖安阳、邺、零泉、相、尧城、洹水、临漳、林虑8县。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年~758年),唐政府曾改相州为邺郡,之后复改邺郡为相州。领有安阳、邺、滏阳、成安、内黄、尧城、洹水、临漳、临河、汤阴、林虑11县。安庆绪占据邺郡时,曾改邺郡为安成府。隋唐时期,州、郡相互置废,其辖地大致相同。五代时的梁、唐、晋、汉、周都以安阳为相州治所。相州同时又称邺郡,这是个赐名,已备封爵之用。《宋史·地理志》称“相州邺郡”,二名连用,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从此相州就被彰德府代替了。

    虽然不存在了,但后世仍习惯称安阳为相州。  (许作民     2002年7月2日9版 )

    彰德府

   “彰德”一名起源于唐代的“昭义军”,形成于五代时期的后晋。

    常于边境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安史之乱”后,内地各州也纷纷效仿边疆置军设镇,戍守要地。广德元年(763年)唐政府以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州刺史,又为相、卫、洛、贝、磁、邢6州节度观察使,总揽6州军事。大历元年(766年)薛松被封为高平郡王,并“号其军为昭义”。昭义军初治相州城,大历十年,相州改归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田承嗣,昭义军移治磁州,从此相州脱离昭义军。

    后梁初,相州属天雄军节度使(治所在今大名)。据《旧五代史·末帝纪》记载,末帝贞明元年(915年)分天雄军地于相州城置昭德军,以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辖相、卫、澶3州。梁末张筠弃相州,昭德军遂废。后唐灭梁,相州复属天雄节度使。《通鉴·后晋纪》云: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在相州城建彰德军,置节度观察使,以澶、卫两州为属郡。“彰德”一名开始出现。后汉、后周皆同前。北宋仍旧,也在相州置彰德军,隶河北西路。

“府”是唐至清各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唐升京师和陪都所在地的州为府。宋以后设置渐多,隶属于路。宋建炎二年或金天会六年(1128年),相州为金所陷。天会七年,金在相州置彰德军。《金史·地理志》记载,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府级建制,名为彰德府,以军名命名,隶河北西路,领有安阳、汤阴、临漳3县和林州。这是彰德府产生的经过。金贞佑初年或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彰德府城为蒙古所陷。元改彰德府为彰德路,隶中书省,领有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或林州)5县。明为彰德府,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辖安阳、汤阴、临漳、林、武安、涉6县和磁州。清为彰德府,隶河南省,辖区初同明。雍正三年(1725年)以直隶(今河北省)大名府内黄县改入彰德府,次年以磁州改属直隶广平府,直至清末,彰德府共领有安阳、汤阴、林、临漳、武安、涉、内黄7县。

     民国成立,废安阳县,以其区域直属彰德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彰德府,暂改府直辖地为彰德县。未几,正式定名为安阳县,隶河南省河北道。1937年11月4日安阳城为日军侵占,日伪政权改称彰德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以后,彰德一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就不存在了。(许作民    2002年6月11日9版 )

文章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广电报

安阳市台办供稿

安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