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张黎
兄弟同心,携手并进。2月2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九届会商会举行。会上,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一码通域”合作框架协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法律服务异地协作框架协议》等文件,并和12个观察员城市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2023年重点合作事项》(以下简称《合作事项》),全面开启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新征程,奋力提升长江中游“龙腰”地位,挺起中部崛起“脊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担当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5.2万亿元经济总量
四城实力不断增强 区域合作开花结果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自古以来交通便捷、往来频繁。
2013年2月,首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共同签署《武汉共识》,四城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为此,四市共同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机制,坚持每年一届,由四个省会城市轮流做东。
十年来,四市不断完善协作机制,共召开八届会商会和八次协调会,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同时,合作成果惠及周边兄弟城市,相继邀请了黄石、岳阳、安庆、九江、黄冈、株洲、铜陵、抚州、咸宁、湘潭、六安、宜春等12个观察员城市参与会商,每年举办各类联席会、座谈会、论坛等活动40余场。
十年来,一系列合作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开花结果:四省会城市应用5G通信技术率先在全国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统一的市场更具活力;25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通办”,公积金互认互贷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果,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四省会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不断增强,省会首位度不断提升,城市辐射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2年,携手前四市经济总量仅为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000亿元;2022年,四市经济总量已达5.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
迈向新征程,长江中游城市群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随着国家重大战略的集聚和叠加,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将成为“强核壮圈带群”的引领者,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8方面行动计划
建设全球科创高地 门诊费可跨省结算
《行动计划》提出,发挥四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绿色发展先行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行动计划》涵盖共谋协同发展、共建立体交通、共抓创新驱动、共推数字赋能、共享优质服务、共筑有序市场、共促产业联动、共治生态环境等八大领域,提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互联便捷城市群、科技创新城市群、智慧高效城市群、普惠便利城市群、开放活力城市群、产业融合城市群、绿色低碳城市群等8个方面的行动计划。
记者发现,根据《行动计划》,未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之间的合作将更加密切,成果将越发丰富。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要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担当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自然离不开更加立体完善的交通网络。《行动计划》明确共建立体交通,构建互联便捷城市群,在轨道交通、公路、港航、航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其中,提出积极推进京津冀—粤港澳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中部地区段建设。共同发展外向化、高端化的航权经济,争取将武汉天河机场、长沙黄花机场列为国际航空枢纽,提升“中部空中门户枢纽”的世界影响力。谋划成立长江中游通用航空产业联盟,共同探索发展直升机运输服务,构建城市群内部快速空中交通网络。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科创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对此,《行动计划》提出共抓创新驱动,构建科技创新城市群,通过强化科技力量建设,系统推进创新体制改革,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将长江中游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其中,提出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数字视频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合肥滨湖科学城和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联动发展,加快南昌航空科创城、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和合肥中安创谷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四省会城市国家高新区扩容,支持专业性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省级高新区,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模式。
随着四省会城市携手并进,普通百姓在医疗、旅游、养老等方面也能享受更多优质服务。《行动计划》提出,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拓展网络、手机APP等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方式,加快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城市群旅游信息库,探索研究区域旅游惠民“一卡通”、“旅游护照”等产品,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推动四市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企业职工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资格互认,实现工伤认定结果、劳动能力鉴定意见互认,逐步放宽放开居民在常住地或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依法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和转移接续,健全合作共享机制,着力打造住房公积金区域合作的样板区,构建“政策互动、服务互鉴、系统互通、信息互享、信用互认”的格局。
40个重点事项
打造四城“周末游”产品 推进数字证书跨省域互认
《合作事项》部署了40个2023年重点事项,包含28个跨省合作事项、12个都市圈合作事项,旨在深化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合作,辐射带动相邻观察员城市高质量发展,滚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
从跨省合作方面来看,重点事项覆盖了产业、金融、科创、交通、农业、旅游、医疗等多个领域,不仅干货满满,每个事项都明确了各地的责任单位,以便将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比如,《合作事项》提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合作。积极探索5G、区块链等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场景应用。持续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共享优质专家资源,防范围标串标;推进数字证书(CA)跨省域互认,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上链,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
联合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共同策划、开发跨市旅游产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相互支持在彼此旅游市场上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打造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周末游”产品。组合酒店、景区(点)门票、演艺节目等资源,研发形式多样的半自由行产品。
加强北斗产业规模应用合作。相互邀请参加北斗产业重要论坛和活动,大力推进北斗产业建设,加速推进北斗产业规模化运用。
在都市圈合作方面,重点事项针对各都市圈的特点进行了各有侧重的任务铺排。
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提出加快长株潭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暮坪湘江特大桥,配合省级层面加快京港澳长株段扩容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湘江新区湘阴新片区建设,积极争取将湘阴国土空间规划、湘阴新片区规划纳入《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实现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产业同兴;发挥自贸区长沙片区在交易集散、创新研发等领域的优势,与岳阳、郴州片区错位发展;与湘江新区、国家级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联动发展,探索发展“飞地经济”;与株洲、湘潭和其他市州协同发展,形成区域间政策共享、平台共建、权限共用、产业共融的协调发展局面等。
互联便捷、科技创新、智慧高效、普惠便利、开放活力、产业融合、绿色低碳,未来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更加值得期待。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