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培育打造智能建造“长沙舰队” 长沙发文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到2030年智能建造产业产值力争突破5000亿元

发布时间:2023-03-24 09:35:33

  长沙晚报3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领域。长沙是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吹响了“智能建造·筑梦星城”冲锋号。记者23日从长沙市住建局获悉,市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成为长沙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根据《方案》,长沙将着力打造智能建造“产业舰队”,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2000亿级规模以上的智能建造产业,培育4个百亿级企业,实施10个十亿级项目;到2030年,智能建造产业产值力争突破5000亿元,成为在国内、国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建造产业高地。

  打造“产业舰队”

  形成“长沙模式”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时代已经来临。

  根据《方案》,长沙将积极探索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新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充分发挥长沙建筑业和装配式建筑产业优势,以系列举措支持和服务智能建造产业,将长沙打造成为在国内、国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建造产业高地,形成长沙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名片”。

  在发展目标上,长沙将健全智能建造“发展体系”。到2025年,形成与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标准、技术、造价、监管体系;建立工程项目数字化设计BIM(建筑信息模型)审批监管模式,探索研究EMPC(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总承包与工程保险集成机制;初步建成市智能建造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互联网云平台(简称“筑梦云平台”)。

  打造智能建造“产业舰队”。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2000亿级规模以上的智能建造产业,培育4个百亿级企业,实施10个十亿级项目,培育发展智能建造产业基地30家以上,打造10个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智能建造工程项目;到2030年,智能建造产业产值力争突破5000亿元,成为在国内、国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建造产业高地。

  形成智能建造“长沙模式”。到2035年,全市智能建造发展体系完备,研发设计、工程咨询、智能制造、智慧施工、运维管理等综合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实现,长沙智能建造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打造有影响力的

  智能建造“长沙舰队”

  《方案》明确了长沙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14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

  在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方面,长沙将加快推动全产业链集聚化、一体化发展,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在“数字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智能化施工”等领域重点扶持打造一批头部企业。逐步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1个核心”,设计、生产企业为“2个重点”,多元数字化领域企业深度参与的“1+2+N”开放型发展模式。组建EMPC战略联合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辐射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步提升,打造一支有影响力的智能建造“长沙舰队”。

  在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方面,将加强建筑建设各阶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立基于BIM正向设计的协同工作模式;推进建筑工程BIM“一模到底”数字化应用和国内自主可控BIM软件研发,开展国产化BIM应用的项目试点,逐步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BIM全覆盖。

  在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方面,将充分发挥长沙在智能装备制造、工业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等领域的基础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预制构件、装修部品、设备管线、门窗、卫浴部品等细分领域,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系统研究,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工厂。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推广绿色建造

  作为长沙重点推进的22条产业链之一,长沙已形成完整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条,装配式建筑产业全国领先。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长沙拥有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规模以上生产制造企业超400家,装配式建筑省级以上产业基地30个。

  《方案》明确,长沙将进一步扩大装配式技术应用场景,在新申请办理施工图审查的项目中,全市政府投资类的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等项目须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造,其中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单体建筑装配率原则上不低于50%,工业建筑宜采用钢结构且单体建筑装配率原则上不低于60%;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农村统规统建的低多层住宅项目原则上应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经开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内新建、改扩建的社会性投资项目(含工业类建筑)须按照装配式技术要求进行建造,单体建筑装配率原则上不低于50%。浏阳市、宁乡市单个地块新建、改扩建的社会性投资项目须按照装配式技术要求进行建造的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40%,单体建筑装配率原则上不低于50%。

  同时,长沙将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方式,适当提高重点功能区内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建设比例;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推动新建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应用技术;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设示范。

  长沙还将积极推广EM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建筑工程主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或基地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纳入EPC项目投标联合体;完善新型工业化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体系。

  强化科技引领创新

  加快人才培育

  住建部要求,全国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根据《方案》,长沙将不断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鼓励和引导行业进行科技创新,出台技术创新鼓励政策,强化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行业发展技术瓶颈。出台绿色智能建造“专精特新”类企业评价办法,在融资、EMPC联合体、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加快智能建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

  完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立足现有优势,研究设计、生产、施工、运维、造价等环节的智能建造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建立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逐步形成智能建造强有力的标准体系支撑。

  加快人才培育。完善智能建造人才培育的相关政策措施,引进和培养更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需要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鼓励骨干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智能建造博士后科研站点。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