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一年10亿尾鱼苗从这里“飞”向全国 科技赋能,浏阳乌龙渔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年产值近800万元

发布时间:2023-05-19 10:11:05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杨楚彬

“昨晚忙到12点,今早6点就起来了,一天发出去5000万尾水花(鱼苗)。”近日,记者走访浏阳市梓牧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乌龙渔场基地),刚下车,负责人阳滔就高兴地分享了这一丰收喜讯。鱼苗孵化的周期只有50天左右,目前正是乌龙渔场鱼苗孵化的高峰期,阳滔和家人们忙并快乐着。

鱼苗全国“飞”,年产10亿尾

催产池、孵化池、亲本养殖区……在乌龙渔场,一块块水面错落有致,工人们和前来购买鱼苗的客户穿梭其间,一派生机勃勃。

在一个环形孵化池里,成群的乳白色鱼卵正在水中不停流动。“这是模拟河道环境,让水不停地转,形成环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可以加快鱼卵孵化和鱼苗成长。”阳滔介绍,从鱼卵到水花(鱼苗)一般需要三四天,鲫鱼苗的孵化高峰期刚过,现在孵化的主要是抗病草鱼。

一旁不同形状的池子里,用网兜一捞,就有成千上万尾鱼苗,因为太小还无法通过肉眼辨别种类。“这个是黄尾,那个是鳜鱼,这个是鲫鱼……我们都是划好区的。”阳滔如数家珍。

绕着渔场转了一圈回来,阳滔指着屋内屋外成堆装鱼苗用的箱子告诉记者,这些包装箱一箱能装10万尾水花(鱼苗),6层保护膜可以保证鱼苗在里面待上24小时甚至36小时不出问题。

“今晚还要运出去一批鱼苗,在飞机起飞之前三个小时必须到达机场,订单已经排到(5月)二十几号了。”阳滔说,鱼苗主要运往北京、江苏、山东、重庆等地,平时一天都是以几十上百万尾的规模发运,顶峰时一天可以达到六七千万尾。渔场现有水面300多亩,年产各类优质鱼苗鱼种10亿尾,年产值连年增长,去年将近800万元。

科技做支撑,养鱼有门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渔场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

“这个不得不相信科技的力量,科技支撑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阳滔语带自豪。原来,渔场有刘少军院士团队和长沙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湖南省水产原种场场长李成团队的多方助力,加之上游河水的良好水质及春夏季的适宜水温,乌龙渔场已成为浏阳河特有鱼类苗种繁育基地、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作为一名80后,阳滔2013年从岳父手上接手渔场,多年来与科研团队打交道。他的感受是,科研团队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有品种推广、联合技术研发等多方位服务。

就在前段时间,孵化池里的鱼卵膜突然出现融化现象,“就跟流产一样,当时刚好李场长和团队在下面搞鲫鱼推广活动,转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病根,通过检测水质发现,原来是水里的酸性物质超标了。”阳滔说。

他介绍,像人一样,鱼类也存在近亲繁殖现象,后果是出现畸形、成活率低。“科研团队帮我们持续引进优质原种,鱼苗的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对养殖户来说,成本就低了,产量也跟着上去了。”让渔场受益的还有科研团队引进的先进技术:针对那些品质好每年都会用到的种鱼,会植入芯片,来定位跟踪它们在水下的生活饮食情况;需要用来繁殖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捕捞。

“科技团队还联合我们研究花骨鱼、原种鳜鱼等高品质土著鱼种的繁殖培育,希望把它们市场化,推向更多的餐桌。这其中的关键是把鱼的生长速度提上去。你们别看这个鳜鱼这么小,到年底可以长到两斤重。”阳滔站在鱼池旁信心满满地说,他们正向着千万元年产值目标奋斗。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