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长沙新闻

煤炭坝变身红色影视基地,《八百矿工上井冈》定档7月 湖南工运传奇搬上大银幕

发布时间:2023-05-22 10:58:31

file0001

《八百矿工上井冈》海报

file0002

《八百矿工上井冈》剧照

file0003

长沙晚报5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21日,电影《八百矿工上井冈》公映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计划今年“七一”在全国电影院线公映。《八百矿工上井冈》是首部反映湖南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和武装起义历史的影片,转型红色影视基地的宁乡煤炭坝是该片取景地之一。

百年工运的传奇故事

电影《八百矿工上井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指导,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支持,湖南省总工会、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银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由青年导演邓楚炜担纲编剧和导演。这是一部讲述百年工运传奇故事、诠释主题教育内涵的新主旋律电影,也是为了挖掘中国工人运动的红色基因而创作的作品。

上世纪二十年代,处于水深火热的水口山矿工们,为了争取工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在毛泽东同志和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并在斗争中建立起工人武装队伍。最后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800多名矿工在共产党员宋乔生的带领下,走上了井冈山,成为早期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电影通过黑暗、黎明、曙光、烈日、乌云、艳阳天、上井冈七个篇章,讲述了水口山矿工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觉醒,坚决开展斗争,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以生动的情节和明晰的主线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影片希望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艺术化呈现,以镜头语言唤醒有关工人运动的红色记忆,展现工人阶级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凸显水口山工人运动在中国工运史上的辉煌篇章。

电影塑造了宋乔生、江上云、董南轩、夏之华等人物形象。除了宋乔生有历史原型外,其他人物都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塑造,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和统一。通过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到早期共产党人执着坚定的信念、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同时,影片运用了较有艺术张力和表现力的镜头语言和色彩色调来讲述故事。比如影片的画幅比例由窄而宽,逐渐放大到满屏,就是导演的一次大胆尝试。导演邓楚炜表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我们在这部电影中,尝试以创新的结构、创新的画幅、创新的色彩来创新主旋律电影,以新的视角来讲述百年前的红色工运故事,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电影观众观看。”

“黑金之都”变身“红色影城”

《八百矿工上井冈》除了在常宁市水口山取景外,宁乡煤炭坝也贡献了大量镜头。煤炭坝在资源枯竭、煤矿关闭后,当地原有的矿道、厂房、设备等富有年代感的工业遗存被保留下来,并变废为宝,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除《八百矿工上井冈》外,近年还有《共产党人刘少奇》《秋收起义》《何叔衡》《英雄若兰》《中流击水》《烽火塘田》等近10部红色题材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煤炭坝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影视基地。

比如《八百矿工上井冈》开篇6分钟的长镜头,直观展示了矿区恶劣压抑的环境和矿工极度困窘的生存状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就是在煤炭坝竹山塘拍摄的。竹山塘曾经是煤炭坝核心矿场,如今已转型为“创意煤城”。走进竹山塘,不仅能看到绞车房、矿井架、烟囱和不同时期采煤工具、机械设备等原汁原味的矿业遗存,还有长沙北正街等新建的外景,可提供粮店、绣庄、学校、战场、监狱等不同类型的拍摄场景。除了影视拍摄外,竹山塘也向普通市民开放,成为集工业研学、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遗址公园。

“之所以选择来这儿,一来是这里有着数百年的矿业发展史,和影片正好吻合。二来当地政府和人民不等不靠,主动走上转型之路的精神,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八百矿工上井冈》总制片人邓泽辉介绍。

2021年11月开机拍摄的《八百矿工上井冈》是较早进驻煤炭坝的剧组,当时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煤炭坝当地宾馆床位不足,部分剧组人员只能住在外地,导致沟通不便、来回奔波。又如道具部门对木材、泡沫、油漆的需求,也难以在当地购置。剧组需求意味着商机,近年来煤炭坝围绕影视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住宿餐饮、布景器材、群众演员等各个环节的配套。随着越来越多剧组进驻,一度沉寂的“黑金之都”变身繁华的“红色影城”,华丽归来。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