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没厂房也能“发电”?虚拟电厂在“云端”整合零电资源,参与电网调度

发布时间:2024-06-24 18:53: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周秋燕 贺电

夏至已至,暑意正浓。又到了一年中电力最为吃紧的时节。

6月22日,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成为湖南首家实体运行的虚拟电厂。目前,该虚拟电厂已接入资源运营商12家,容量30万千瓦,实时可调能力相当于1台小型火电机组。

没有厂房、没有烟囱,电从何来?又将赋能何处?

集零为整的“云端电厂”

一间操作室、一间机房、一间数据设备室……在国网湖南长沙湘江新区供电公司的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记者见到湘江新区“虚拟电厂”的“真面目”。不同于传统电厂,“虚拟电厂”既没有厂房也没有机组,一个巨大的电子屏上集纳了发电控制、虚拟机组、发电量、市场交易等所有信息。

“虚拟电厂,顾名思义就是虚拟化的发电厂,不是实体电厂,是参与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的能源供给、协调管理系统。”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负责人介绍,“虚拟电厂”通过信息、互联网技术等,将海量分散的、小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储能设备、可控负载以及电动汽车等资源整合起来,并加以优化控制,参与到电网调度。

从经济角度来看,传统电厂需要巨额的初期投资用于建设厂房和发电设备,“虚拟电厂”则省去了土地购置、厂房建设、设备发电等费用,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与可调负荷等资源进行聚合管理与优化控制,实现与常规电厂相同的“发电”能力,可谓是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的“云端电厂”。

据悉,目前这座“虚拟电厂”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可实时调节容量5至10万千瓦,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时,将会派上大用场。

盘活资源破保供难题

数据显示,受本土一次能源禀赋不足影响,我省用电负荷季节性特征明显,湖南电网用电负荷日最大峰谷差接近60%,居全国第一。2023年,长沙电网最高负荷达1073万千瓦,尖峰负荷仅持续30多个小时。

湘江新区对于“虚拟电厂”的探索适逢其时。2023年12月,我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率先全国出台了省级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纲要。湘江新区积极响应,先后做出在虚拟电厂等领域出台标准体系、技术导则、配套政策环境,围绕“源网荷储”协同一体发展构建虚拟电厂管理运行体系等一系列超前工作部署。

“作为湖南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企业、项目云集,电力需求大,用电量在全市各区县公司中排名第一。采用‘虚拟电厂’盘活全社会源网荷储各环节资源,可提升电网柔性调节能力,通过市场化手段破解电高峰负荷缺口大、自愿可调资源偏少的保供难题,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

“既能合理使用资源,还能真金白银省钱。”在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负责人看来,“虚拟电厂”可实现电厂、电网、用户、虚拟电厂的多方共赢。

记者了解到,除了设立200万元虚拟电厂专项资金池,对全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运营商给予专项激励,今年湘江新区还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管理办法都将陆续出台,不断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和交易模式,全力推进新区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实体化运营。

据悉,计划到2030年,湘江新区“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万千瓦,形成虚拟电厂完整产业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我省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