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提醒公众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然而,顶着烈日酷暑工作,一直是道路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安保员等户外工作者的日常。记者观察发现,他们的工作服在降温防暑方面表现不佳,有的必须在工服外加套一件统一马甲,有的甚至只有闷热的长袖。专家提示,高温天气,户外工服也应与时俱进了。
现象:工服套马甲工人大汗淋漓
27日14时许,天气预报显示实时气温35℃。大兴区某小区里,一群环卫工人正在进行地面清洁、绿地浇灌等工作。“原本每天只需早晚给花坛浇两次水,最近天热,又在下午增加了一次灌溉作业。”赵师傅边说边撸起袖子,拉着水管往草丛里浇水。记者观察发现,这群环卫工人装备一致——白手套、遮阳帽、黑裤子、紫色长袖工服外还套着红色马甲,上面统一写着小区物业的名字。
太阳下工作没超过10分钟,工人们便热得大汗淋漓,有的腋下、后背已渗出汗渍,有的干脆把袖子撸起,露出皮肤在外暴晒。其中一位师傅说,这件工服成了他夏日工作的负担,尽管面料不厚,但不透气也不吸汗,出汗后身上又湿又黏。而他们每人只有一套长袖工服,冬天可以往里加套棉衣,夏天就只能闷着,还得在外面套上统一的马甲,体感更热了。
释因:“多余”的马甲多为警示作用
类似在工服外套马甲的做法,在夏日的户外作业中随处可见。海淀区某高校门口,安保人员需要整日站在没有遮挡的烈日下,登记入校车辆。他们除了穿着统一的白衬衫,还在外套了一件加装荧光条的黄色马甲。中午,正是外卖小哥的工作高峰期,他们多数穿着自己的短袖T恤搭配冰袖,外面套着外卖公司的黄色或蓝色马甲。记者咨询上述户外工作者,他们多数表示,因成本限制人均仅有一至两套工服,而加套鲜明颜色的马甲则是为了提醒来往车辆注意避让。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讲师孙宁宁表示,设计工服时,需要根据功能确定不同面料、款式、颜色等。其中,为了保障户外工作者的作业安全,设计者通常会使用鲜明亮丽的颜色或添加反光条,起到警示作用。而每个单位对工服颜色要求不同,这才有了加套亮色马甲的惯用做法。
安全有保障了,大家的体感却更热了。“马甲正好堵住了人体的散热口。”孙宁宁说,人体可以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而汗腺多集中在腋下、后背肩胛骨、胸下等位置,和马甲覆盖的位置基本重合。长时间穿着多层服装在户外工作,容易中暑。
方案:为户外工服装上“空调”
今年6月以来,北京高温日数量超过常年同期。孙宁宁建议,户外工服应与时俱进。
记者近日从北京服装学院获悉,该校副教授常素芹团队已研发出一种新型蓄冷材料,相比夏季服装常用的棉、雪纺、冰丝等,具有透气性佳、质量轻、绿色环保、吸汗性强、价格实惠等特点,可应用于户外工作者的服装设计中。
常素芹描述,穿上它,就像给衣服内部装上了一台小空调。这种新蓄冷材料学名“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颗粒状的高分子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吸水。“我们把这种材料配备成0.3至0.5克的材料包,将他们组合缝制在工服上。它很轻,吸收液体后会轻微膨胀,1克材料大约能持续吸收500克的水。”她说,材料吸水后,在高温蒸发下带走人体热量,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材料间还留有沟槽,便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防暑的透气性。
目前,新材料已在北京铁路公安局等单位工服的设计中试用。测试显示,安装上新型材料包,衣服表面温度平均能下降8摄氏度。常素芹说,目前团队正在开展技术改进,升级材料的抗菌性,未来有望推广到更多户外工作者的工服设计中。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何蕊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