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京要闻

首博“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专题展:40年,众志成城护长城

发布时间:2024-07-29 17:24:55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前,北京晚报、北京日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发起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社会赞助活动,开创了社会集资修复国家重点文物的先例。

一声召唤,应者如云。

文艺界人士举行书画义卖和义演、华侨华人慷慨解囊、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古老的长城如同一条精神纽带,连接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

40年后,《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亮相首都博物馆,150余件文物、图片、档案等展品,生动再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述说着40年间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保护长城所作的努力。

展览现场,“巍巍长城铸我魂”“领导人题词振民心”“万众一心襄益举”“丹心永驻护国魂”四个部分徐徐展开,邀观众共同见证古老长城的历久弥新,续写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新篇章。

观展亮点

珍贵史料首秀 讲述活动发起幕后故事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报道“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报纸版面。一批珍贵史料首秀,揭秘这场长城保护行动的幕后故事。

1984年6月,北京晚报记者苏文洋跟随北京市文物局采访调研,了解到北京的长城失修严重,向报社领导提出建议:通过媒体发起社会捐款活动,保护历史文物,加速修复长城重点地段,缓和游客拥挤状况。他的建议当即得到报社领导的支持。

展墙上,一封由苏文洋起草的北京晚报呈报给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手写信中,道出了媒体人积极参与长城保护事业的初心:“绵绵长城,不可能在短期内靠国家拨款修复,当此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更是资金短缺之时……中国人民有能力、有责任和国家一道保护中华民族的象征——万里长城。”

1984年7月5日和6日,《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分别刊登消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正式启动。消息刊登后,前来捐款的人络绎不绝,个人捐款遍布全国,涵盖各行各业人士,甚至包括监狱中的服刑人员和幼儿园的孩子。

当年7月和9月,习仲勋、邓小平先后为社会赞助活动题词,将活动推向高潮,开启了全社会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保护长城的崭新局面。各行业通过义捐、义演、义展等形式支持长城修复工作。 

上世纪80年代,画家崔森茂笔下丰富多彩、大气雄浑的长城享誉画界。为了给“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筹款,当时他拿出几十幅长城主题的画作举办义卖,最终筹得2000余元。如今,81岁的崔森茂来到了展览现场,展览展出了他创作的两幅长城主题画作。站在画作前,他自豪地说:“作为艺术家,长城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

除了美术领域,戏剧、音乐等文艺领域也纷纷举行义演,歌颂长城,凝聚民族精神。1984年11月,北京、天津、上海、山东、香港等地京剧名角齐聚京城,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及“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举办了多场大型义演。

往事如昨,余霞成绮。展览中陈列的一份份泛黄的文物工作简报、社会赞助登记表和捐款名单等档案,一张张义演节目单、一封封亲笔信,讲述着中华儿女为保护长城所作的贡献。北京市东晓市小学(现为金台书院小学)五二中队师生在给北京晚报编辑部的来信中写道:“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为重修长城贡献微薄力量,要使饱经风霜的长城重新焕发出新的更加鲜艳的光彩。”

这些感人的故事生动演绎了“长城属于世界人民”。

展品还原盛况 小到一张票大到一座碑

展厅中央,一座复制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纪念碑格外亮眼,吸引观众驻足拍照。仔细看,纪念碑正面黄色大字写着“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背面记录了40年前贵州人民赞助修复长城的感人史实。“这座纪念碑立在八达岭长城南五至六敌楼之间的山坡上。为了使展览呈现的故事更加立体,我们复制了纪念碑,把它搬进了展厅。”展览策展人、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刘保山说,这座纪念碑代表了贵州三千万人民的一片赤诚丹心,“观众可以去触摸它、阅读它,感受当年大家对于长城保护事业的热情,延绵不断的爱国情。”

当年,贵州省国画院、贵州日报社、贵州电视台、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积极响应倡议,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筹办集资义卖事宜,全省书画家挥毫泼墨,作画5000余幅。许多单位、个人慷慨倾囊,不到数月集资50万元,以贵州三千万人民的名义向“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委员会办公室捐款,用于八达岭长城南四至七楼的修复。为了表达贵州人民对长城修复工作的重视,贵州省政府派出以省长为首的代表团,亲自来京参加开工剪彩仪式。于1985年九月二十日,在八达岭举行“贵州省三千万人民捐资修复长城”开工典礼。

更多实物展品,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带观众领略“众志成城”的爱国情。

展柜里陈列着一张40年前的电梯票。1984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举办了“买票坐电梯捐款修长城”活动,上海市民可以花一角钱购买一张电梯票,乘坐百货大楼电梯,而这些票款全部捐给了“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短短20多天,7万多名顾客捐款达7000余元。活动激发了上海市民更大的热情,他们在随后的7个月内捐款70余万元,全部用于长城的修复。

社会赞助活动自发起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杨振宁等18位美籍华裔科学家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捐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拯救威尼斯及修复长城”活动,为北京捐款100万法郎;希腊“船王”拉特希斯以全家的名义捐款100万美元……从1984年活动开始到1994年,海内外参与这项活动的捐款个人达50多万、单位团体近10万个,捐款总计6000余万元。用捐款修复了八达岭长城4000多米、慕田峪长城1800多米、司马台长城840米,总长超过6000米、城台20多座。如今,这些长城段落作为北京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观展解码

长城考古新发现亮相 还原明代戍边场景

除了各类文献史料,近年来长城考古的新发现也亮相展厅。明代的铁炮、石雷,带有“右车营”款的长城城砖、崇祯铭文瓦当、敌台阅示鼎建碑……展览策展人、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高小龙介绍,展览展出了延庆区文物局、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收藏的长城沿线出土文物,让观众深入了解北京段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北京段长城出土了一些带铭文的石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小龙举例,一件门头沟沿河城戍边亭石刻拓片,是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兵部右侍郎、文学家贾三近视察督办长城军务时,在戍边亭内留下的赋诗刻石。诗中描述:“诸镇拥兵万马蹄,六龙遥望瑞烟低;云中法驾随鸾鹤,塞上军书净鼓鼙……边月一轮澄浩宇,朔云千里护神京;诸臣夙报平戎略,愿竭愚忠答圣明。”贾三近通过这首诗说明了长城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边关将士“浩然义气、颂洽闾阎”的祝愿和感激。将万里长城绵延千年的历史“装”进有限的展览空间,难度可想而知。策展团队也克服了不少困难。“距离展览开幕还有4天,我们接到首博的安全保障部门通知,有一件门头沟长城沿字十四号敌楼的匾额,重达200多公斤,超过展厅承重标准,不能展出。”高小龙说,为此,他亲自跑了一趟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给匾额制作了拓片,拿到展览中展出。他解读,在明代,长城每座敌楼的门洞上方均镶嵌一石质匾额,用来标明位置,这样戍边将士把守的时候,就能准确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这些长城考古发现的匾额、瓦当、碑刻等文物,为我们还原了长城最真实的样貌,描绘400多年前的戍边场景。” 

互动区域“彩蛋”不少 观众成为长城守护者

为长城遗迹保护展示方式投票、制作专属《北京晚报》“号外”、在“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活动倡议书上签字留言……走进展览互动体验区,策展团队还设计了很多“彩蛋”,邀观众一同参与长城保护与文化传承。

刘保山介绍,展览体现了4个“结合”——历史回忆与未来科技的结合、被动观展与主动思考的结合、线下参观和线上体验的结合、静态讲述和参与互动的结合。展览中通过3D打印的长城模型,展示了创新材料复原、原材料原工艺复原、残状加固、原状不动4种长城遗迹保护展示的主要方式,现场还摆放了4个投票箱,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保护展示方式,可以拿起一个小球投票。

“以往的展览都是给观众一个明确答案,这次我们希望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观众主动思考,表达自己关于长城保护的观点。”刘保山说,同时,展览还设置了多媒体互动展项,观众可以点击触摸屏,现场签名,成为长城保护志愿者,未来可以参与更多长城保护公益活动。

观展提示

地点:

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水景庭院东区

票价:免费,通过首博微信公众号预约进馆。

时间:至8月31日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祺瑶,武亦彬,李俊瑶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