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京要闻

前中东问题特使:中国劝和促谈及相关倡议“得道多助”

发布时间:2024-10-08 18:02:36

巴勒斯坦问题延宕70多年,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巨大创伤。本轮巴以冲突爆发满一年,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同时外溢效应愈发明显。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劝和促谈及相关倡议形成了“得道多助”的外交局面,对从根本上推动局势缓和、缓解人道主义危机、重返和谈之路发挥着积极作用。

推动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记者:在推动巴以冲突问题解决中,中国的劝和促谈及相关倡议发挥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吴思科:本轮巴以冲突时间持续最长,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中国从一开始就为停火止战奔走呼号,呼吁重返和谈轨道,为巴以冲突问题的解决不懈努力,特别是在各个重大国际场合呼吁尽快停火,终止人道主义灾难。

中国不仅持续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还提出了解决冲突的路径。比如去年11月中方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通过落实“两国方案”寻求政治解决等五方面建议。

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中国抓住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各种国际场合通过外交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在国际上形成正义的呼声,这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形成“得道多助”的外交局面

记者:据您了解,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劝和促谈及相关倡议?

吴思科:中国的劝和促谈努力及相关倡议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持之以恒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作出应有的努力。比如去年11月15日,中国在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推动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巴以问题的第2712号决议。这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安理会首次通过有关决议,也是2016年年底以来安理会就巴以问题通过的第一项决议,开启了推动停火的初始步骤,为避免更大人道危机和灾难形成广泛共识。

此外,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劝和促谈及相关倡议受到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高度赞赏,也得到“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等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他们纷纷发声,谴责发生在加沙的暴行,呼吁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促进停火止战,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的声音响彻联合国大厦和多种国际场合。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美国的欧洲盟友也与美存在分歧,他们难以接受中东局势持续恶化下去。今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派别的代表在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与会各方高度赞赏中方展现大国担当,在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主持公道正义。

尽管由于美国的阻挠,一些努力短期内还很难达到目标。但是中国的主张和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劝和促谈及相关倡议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得道多助”的外交局面,从长远来看,将对解决巴以冲突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记者: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国的劝和促谈及倡议为何能够形成广泛共识?

吴思科:近期中东局势动荡加剧,根源在于以色列右翼政府奉行用军事手段谋求“绝对安全”, 个别域外大国以支持以色列“自卫权”为由,无视以军行动在加沙造成的巨大人道灾难和巴方遭受的长期苦难。特别是美国,多次违背国际社会意愿,在联合国安理会“独家”否决巴以冲突相关决议草案。美国一边空喊停火一边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援助,包括提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一边倒的袒护,让以色列有恃无恐,使得冲突很难结束,一直持续至今,令人痛心。

中国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努力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本轮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这是只顾自身安全、不顾别人安全的典型表现,把自身所谓的“绝对安全”建立在武力征服和他人的痛苦之上。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为了一方的“绝对安全”去牺牲别人的安全。巴以冲突问题的解决可能是漫长的,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尽快实现持久停火,重返和谈之路,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才能实现中东长治久安。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丰家卫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