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谭登 陈新 摄影 范远志
据记载,明洪武年间长沙城重修9座城门,临湘江有朝宗门,有“朝拜祖宗”之意。朝宗门后的麻石街就叫朝宗街。挑水脚夫挑水卖,街面终日湿漉漉的,慢慢地,朝宗街变成了潮宗街。
10月14日午后,宁静的潮宗街,坡屋顶、小青瓦、清水墙、铃铛门。无需问客从何来,“拖箱女郎”走在麻石街,鞋跟笃笃声响;网红“楂堆”饮品店前,几位时尚大姐舞着一方大花布直播,仿佛嵌入老长沙风情底片……
潮宗街2023年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500块古朴光滑的麻石,每一块都曾经有编号,像一册摊开的简牍。老街繁华,风云变幻,而今兴起新的风“潮”。
潮宗街还很富有,清代就叫米街,60多家米厂粮栈经营从湘江运来的谷米。1934年长沙全城产大米36万石,其中潮宗街永丰米厂就达4万多石,居全城米厂之首。
长沙海关资料记载,1936年湖南粮食丰产93亿公斤,长沙输出省外大米占全国流通量的8.2%。
米是万食之母。曾经的潮宗米街,古今繁盛,美食新潮绵绵发端。
“麻辣仔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说的就是玉楼东两道名菜。麻辣仔鸡、发丝牛百叶、酱汁肘子、洞庭龟羊、腊味合蒸入选非遗传承菜,60%的食客来自外地,每天排出100多桌。今年进入秋季,端上新品“南山萝卜炖羊肉”“酱汁青树坪淮山”,采自城步南山的高山萝卜、双峰青树坪的淮山,丰富老店美食品种。
马复胜,老长沙人心心念念的油炸货,潮宗街500平方米的旗舰店,半个街区都是马复胜的香酥味道。每周四抖音直播,一天售出700多单,发往省外,香飘半个中国。
旗舰店负责人介绍,店里一款结麻花老产品,咬起来硬,越吃越香,喜欢的人吃到停不下来。大连游客梁蓓华不远千里追一口油炸香,“还寄回一大包油炸货,给亲友尝尝”。
很多长沙人穿越半个长沙城,来吃一口“双燕馄饨”。双燕楼将一碗馄饨做得更精细,有了咸蛋黄瘦肉、酸辣金汤、虾仁、鲍汁捞、干拌、油炸馄饨美食阵线。老店负责人叶泽平介绍,咸蛋黄搭配瘦肉制作馄饨,选择10多种品牌咸蛋黄做试验,才找到口味最合适的一款咸蛋黄。“咸蛋黄和瘦肉不能混合,两种馅料要分开两边,这样包出的馄饨口味最好。”
虾仁馄饨也是反复试验才找到南美青虾,“这种60只一公斤的虾,爽脆度最好。”叶泽平说,店里一天要用掉15公斤鲜虾仁。
不啻老派美食,各类甜品、茶饮、西餐、料理、小酒吧等100多家美食店,潮食潮品快速翻新。
“酒亦是药,治愈的是情绪”,资深调酒师王汉以怀旧中药铺为创意,设计新酒吧“药到病除”,滚烫出圈。
“95后”小毛的绿咖啡店“日咖啡、夜小酒”,二楼有音乐会,可饮可听可唱。“我每个月远行5至7天,去韩国、日本和泰国,带回长沙本地没有的新品,更换店里品类。”他调制的桂子油咖啡、西柚茉莉茶饮,小众风味,一天卖出450杯。
《民国吃家》作者二毛说:“我们现在的乡愁有一种沉重,还包含一种焦虑,好多东西都已经吃不到了。”而在潮宗街,乡愁有了慰藉,吃一口依然纯粹的老派美食,尝一片新潮味道,心便安顿了下来。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