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当前,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大幅领先其他省份,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全国范围来看,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6个省市。昨天,《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发布。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投入产出、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五个主要方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贾品荣表示,蓝皮书从经济、社会、生态、创新、文化、治理6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至2022年,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持续提升,由0.656上升为0.914,处在全国领先位置。“具体到各维度的视角,2013年以来,北京市社会、治理、经济水平稳定提升,创新发展稳定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蓝皮书还比较分析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50强的发展水平与相对优势。从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新劳动工具三方面分析,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从2011年的0.110上升至2022年的0.276,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达8.76%。
2022年,北京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50强中排名第一,且6个细分维度指数排名均居前三位,其中创新维度、文化维度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蓝皮书对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进行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城市拥有经济发展迅速、创新能力较强、嵌入全球研发网络、居民消费旺盛、开放程度较高、产业结构较合理等共同点。
“北京具备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资源优势,也负有发挥典型示范‘头雁效应’、在全国激发‘群雁活力’的责任。”贾品荣建议,接下来,北京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并聚焦城市精细化治理,着重关注居民幸福指数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兴盛繁荣首都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其中,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则应准确把握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等方面的关系。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