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昨天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化改革促发展”。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繁荣发展首都文化、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两区”建设、接诉即办改革等方面重点内容,并答记者提问。
精品大展点亮博物馆之城
“2024年,北京文化市场持续火热,文化消费备受青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介绍,去年全年营业性演出5.7万场,比2023年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张学友演唱会、刀郎演唱会一票难求;北京国际电影节在郎园Station打造电影的盛宴、影迷的节日。在园博园,北京与自贡联袂推出北京史上规模最大“京彩灯会”,50余万观众参观点赞。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运转步入正轨,“三星堆与金沙”展览火爆出圈,北京艺术中心推出300余场高品质演出,“森林书苑”人流如织,三大文化设施全年接待人次达650万,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
博物馆建设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霍志静介绍了一组数据:在过去一年中,北京的备案博物馆增加15个,类博物馆增加29个;到目前为止,北京备案的博物馆已达到241家,类博物馆达到59家;去年刚开放的大运河博物馆,首年迎来参观游客量260万人次;北京博物馆客流量逐年攀升,去年达到9000万人次。
“这些数据为我们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提供了更充足的底气和信心。”霍志静介绍,今年北京将加大改革力度,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同时加大优质文化内容供给力度。
霍志静还透露,今年将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大展亮相。比如首都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华文明起源”系列之“殷墟展”、南海古代沉船精品文物展,届时将有一批重磅文物来京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在北京。“我们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引入国内外的博物馆资源,联动策划一系列高品质的展览活动。”霍志静说。
高精尖产业发展跑出“北京速度”
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用3个词来概括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即“形稳、势好、质优”。其中,“形稳”体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势好”体现在高质量发展态势向新向好,“质优”体现在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张鑫介绍,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速为5.2%左右,这一增速来之不易。“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张鑫说,2024年本市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机制改革,安排123亿元用于支持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
本市还安排70亿元用于促投资真抓实干奖励,激励各区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落地实施。全市开工备案项目比例达到1∶3.4,创近年新高。全年640项市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近6000亿元。
近年来,本市持续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动机,高精尖产业发展跑出“北京速度”。张鑫举例,2024年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全年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每小时测试里程约1290公里、相当于绕五环路13圈。
“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是5%左右,这个安排总体上兼顾可能与需要,积极可为、实事求是。”张鑫说,今年要更大力度抓经济稳增长、抓扩大有效需求、抓产业发展、抓改革开放、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规划高质量编制,实现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
信息软件业跃升全市第一支柱
“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信息软件业,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跃升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市经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介绍,本市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现有的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全国首个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已落地首钢园。
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金融、贸易、农业等千行百业,不断拓展新场景。刘维亮介绍,本市推动581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达标,GE医疗北京基地获评中国医疗设备制造领域首座“灯塔工厂”,新增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市金融科技企业已达1785家。
刘维亮介绍,2025年本市将加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多维度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8%,占GDP比重超过45%的年度目标。
“我们将重点实施五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行动、示范标杆引领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行动和数字经济‘走出去’行动。”刘维亮透露,本市将面向医药、汽车、材料、软件、电子等10个重点领域推进大模型应用落地,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阶段建设向中心城区、平原新城延伸。
新开大型商业设施超150万平方米
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卢慧玲介绍了“两区”建设进展及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2024年,本市加速落实国务院批复服务业扩大开放2.0版工作方案,仅用一年时间完成超八成的任务。“两区”建设以来,本市累计实施120余项突破性政策,其中全国首创政策近60项,连续三年在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评估中排名第一。
锚定新质生产力,本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卢慧玲介绍,2024年1至11月,本市新设外资企业1777家,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国内首个跨国药企生物制剂原料药项目、礼来中国医学创新中心、史太白中国总部、渣打证券等一批代表性项目已相继落地。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将打造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为核心的综合保税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据介绍,2024年本市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93个,全年带动960家首店落地,老字号总数达到274家。“密云古北水镇被认定为北京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网票房总收入超8000万元创历史新高,9家1万平方米以上专业展览场馆举办各类活动289场,塑造出北京服务消费新优势。”卢慧玲说。
12345热线民生大数据驱动城市治理
近年来,本市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平台,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探索形成了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发布会上,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舫介绍,6年来,北京12345热线受理市民、企业反映1.5亿件,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分别提升到96.7%、97%,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一些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大事也在改革中得以破解。孙舫介绍,2021年北京建立“每月一题”机制以来,共有60余个问题纳入治理范围,完成1800余项任务,出台400余项政策措施。2025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新建住宅项目质量监管、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商品售卖类平台企业合规发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13个问题将纳入专项治理。
“每月一题”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形成了一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孙舫解释,“每月一题”均来源于民生大数据,从中选取市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高频共性难点问题;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关注市民诉求背后的问题根源,对季节性周期性问题前瞻治理,通过出台改革政策推动标本兼治;明确每个治理问题由一个市级部门牵头主责,相关市级部门配合,跨部门跨领域开展多元共治。
“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孙舫说,下一步,本市将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强化12345市民热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健全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机制,发挥民生智库作用,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陈雪柠,任珊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