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夜晚,各大商圈张灯结彩。伴随热闹的锣鼓声,由板凳聚合而成的长龙在亚奥商圈的夜色下舞动,众多市民跟着长龙游走,祈福闹春的同时,感受着非遗传承的魅力。
“1、2、3,龙来啦!”傍晚6点,北辰荟商场中庭围满了人,两条板凳龙同时亮相,伴随锣鼓声蜿蜒向前。最前面的大龙由来自浙江金华的专业表演团队托举,紧随其后的小龙则是由报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托举。
板凳龙巡游是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的节庆活动。2006年,浦江板凳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板凳龙的龙身由长凳串联,制作过程融合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等多种工艺。
“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板凳龙,孩子很激动!”家住朝阳区的周女士几天前看到活动信息时,第一时间报了名,“下午我们早早就来了,给孩子换上了专业的表演服。”虽然孩子们个头不高,但他们齐心协力,让一条沉甸甸的板凳龙得以在夜空下飞舞,家长们也举着鱼灯陪伴两侧。
两条板凳龙在商场内绕行一周后,又来到户外广场,流光溢彩的长龙在夜幕下格外显眼,吸引众多路人驻足欣赏。表演结束后,路人们还排队摸龙须、钻龙头板凳,祈福新年。
“现在我们金华的街头都在舞板凳龙呢!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北京的元宵节。”站在队首举龙头的许宾告诉记者,在浙江金华地区,板凳龙表演是春节期间最盛大的传统年俗文化活动之一,今年元宵节期间,团队专程来京表演,“令我惊喜的是,北京市民非常热情,现场氛围感不亚于我们家乡。”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技艺,团队还特别在京举办了板凳龙绘制亲子体验课。元宵节当天下午,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绘制出一条特别的板凳龙。“我们会把北京孩子的作品带到家乡的非遗馆,让金华的小朋友感受到来自北京的祝福。”许宾说。
元宵佳节,不少商圈都迎来民俗活动。在北京超极合生汇,市民纷纷参与元宵游园会活动,不少汉服爱好者换上汉服,在商场提灯巡游,收获国风美照。在传统书法体验区,人们在一笔一划间,书写下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踏入月亮河小镇,市集上弥漫着烟火气,前来赶集的市民跟随老师傅体验手工摇元宵的乐趣,还能参与猜灯谜活动。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马婧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