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解夺命“孔”慌!

发布时间:2025-02-21 15:00: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0日讯(通讯员 夏远亲 陈游)消化道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凶险程度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体,更是潜藏着巨大的威胁。近日,77岁的孟嗲嗲因消化道穿孔延误了治疗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命悬一线之际,长沙市第四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孟嗲嗲解除了“孔”慌!

2月1日,孟嗲嗲突然出现腹痛,以为只是小毛病,忍了几天才去当地医院就诊。然而,就诊后腹痛也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几天后儿女察觉异常,火速将其送至医院。

入院时,孟嗲嗲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穿孔、腹腔严重感染、脓毒性休克、肺部感染……每一个症状都足以致命。且患者基础疾病多、感染重、心功能差、高龄,手术风险高,麻醉风险大,术后感染的风险也极大。但手术是救治患者的唯一选择!胃肠、减重外科(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刘杰锋决定迎难而上,马上急诊手术。

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胃肠减重外科、麻醉手术科、ICU快速反应,进行术前会诊,制定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

在多学科团队的护航下,胃肠减重外科为孟嗲嗲开展了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肠粘连松解+十二指肠造口术。术中明确患者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因患者穿孔时间较长,且腹腔内充满大量胃内容物,有大量脓液,腹腔污染严重。手术团队术中进行反复冲洗、清洁腹腔,修补穿孔部位,手术过程极为复杂。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然而,手术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术后纠正休克、控制感染成了压在医护团队肩上的大山。进入病房后,胃肠减重外科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但患者术后反复出现高热,感染指标持续升高,且孟嗲嗲心功能差、又有肺部感染,科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决定采用特殊抗生素治疗。

术后第二天,更换特殊抗生素后,孟嗲嗲体温降至正常,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孟嗲嗲逐渐能经口进食,正常交流。在住院多日后,终于康复出院。

刘杰锋介绍,消化道穿孔之所以对老年人构成如此大的威胁,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增强,往往容易忽视初期的腹痛症状;另一方面,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消化道穿孔,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引发病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孟嗲嗲的延误治疗并非个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因为对消化道穿孔缺乏足够的认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失去生命。

刘杰锋说,消化道穿孔是指消化道因各种因素发生损伤,并在管壁上形成小洞,多由消化性溃疡导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胃穿孔和十二指肠穿孔。在临床上,对患者危害最大的是急性消化道穿孔,起病急,溃疡直达深部,穿透消化道前壁直至腹腔。消化道内食物残渣及消化液可透过小孔进入腹腔导致急腹症。患者病情危急,需紧急就医。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