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初级中学、长沙市一中附属小学揭牌,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
长沙市一中如何赋能芙蓉区义务教育?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
2月21日,长沙市一中初级中学、长沙市一中附属小学揭牌仪式举行。长沙市一中芙蓉中学更名为“长沙市一中初级中学”,芙蓉区八一路小学更名为“长沙市一中附属小学”,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依托长沙市一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三所学校将积极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培养。
文化一脉相承,深度托管多年
从五一大道迎宾路口地铁口出来,就能看到长沙市一中初级中学,再往北1公里左右,便是长沙市一中。
一中初级中学发轫于长沙市一中首任校长符定一先生创建的“湖南私立衡湘中学”,两所学校建校文化一脉相承。近年来,一直由长沙市一中深度托管。
每年新生开学,一中初级中学老师都会带队到一中军训,参观一中校史馆,在学生心中埋下奋发学习的种子。作为长沙市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一中初级中学长期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相关学科培训。
自托管以来,长沙市一中先后派遣10余名管理骨干,选派党委委员朱端顺等10余名优秀教学骨干,引领教学改革。依托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一中初级中学构建“青蓝工程”等多元研修平台,通过名师带教、讲座培训、课例研讨、校际交流等方式,强化师资建设。
这些年,一中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培养了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1人、市区卓越教师30余人,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名师团队。依托长沙市一中资源,学校建成丘成桐少年班生源基地,品牌影响力扩大。先后获评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示范性中学、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等荣誉称号。
打破行政壁垒,开创办学新模式
2024年,在芙蓉区委、区政府全方位支持和保障下,一中初级中学提质改造,各项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校内设48个教学班,提供2400个学位,满足区域内适龄学生就学需求,标准化绿茵运动场、配备智能化教学系统的教室建成投用。今年秋季,新建的第三教学楼、综合楼等设施也将投入使用。
一中初级中学建立“芙蓉区负责保障、长沙市一中全面管理”的新办学模式。长沙市一中校长羿莎兼任一中初级中学校长,负责全面管理;芙蓉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欧转兼任学校党委书记;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生物金牌教练赵红亮担任执行校长。
“这一举措打破省属、区属中学行政管理壁垒,开创全省先例。”羿莎表示,长沙市一中全面管理后,将通过加强集团优质师资调配、强化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为更多适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芙蓉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欧转介绍,芙蓉区将通过实施“领航行动”“头雁工程”“青蓝结对”三大举措,完善教研员驻点机制,为一中初级中学提供点单式、个性化帮扶服务,助力教师素养全面提升。
全新赋能,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今年春季开学,长沙市一中初级中学多番“上新”——
学校新食堂正式启用,配备现代化智能厨房设备,“明厨亮灶”全程监督。首次设置开学迎新展板,元宵节活动让学生感叹“学校更亲切了”。学校官微调整,推出校周刊,关注度大幅提升。
作为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之一,一中初级中学拥有38间配备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标准教室和15间智慧教室,配置具有实验操作AI训练测评功能的数字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现代化智能操场配备运动数据监测系统。
“随着综合品质的提升,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将加快。”校长羿莎介绍,全新升级的一中初级中学将着重在学校建设和人工智能方面赋能,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课堂效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帮助学生快乐、健康、全面成长。
片区发展,教育先行。近年来,芙蓉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跨河东进”,扎实推进“中学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区属中学发挥名校品牌辐射作用,在学校管理、人才交流、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战略性合作,打造长郡芙蓉中学、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等一批重点中学。2024年,芙蓉区在全省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欧转表示,未来,芙蓉区将通过扩优提质、强化管理、落实评价等深化改革机制,持续高位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