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才能把生意越做越红火。”曾在北京做香蕉批发生意的樊金锁笃定地说。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樊金锁便来到位于河北保定的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实地考察。租期一到,樊金锁就把在北京已颇具规模的批发生意迁到了高碑店。
截至目前,首衡高碑店市场已经汇聚了7200多家北京外迁企业、数万名外来人员。同时,在京津冀三地紧密合作下,构建起鲜活农产品一小时流通圈。协同发展以来,首衡高碑店市场由“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工程和全国农产品中转集散重要枢纽,实现了从精准承接到产业协同走深、走实、走向共赢的新格局。
高效转移造就产业承接高地
日益拥堵的交通是樊金锁考虑搬离北京新发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考察时他是特意开车去的。“1个小时就到了,一路很顺畅,心里挺高兴。”更让樊金锁欣喜并心动的,是这里“面向华北、辐射全国”的定位,以及“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配套最齐全、辐射范围最广的一级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的规划。
迁入仅一年时间,樊金锁的香蕉生意就重新实现盈利。此后,他见证了高碑店市场迅速发展、补齐业态,逐渐集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花架子等于一体,协同的产业链愈发紧密,更广阔的市场打开了。“商户越多、商品越全,生意越容易做大。”樊金锁的生意随之蒸蒸日上,成了业内有名的“香蕉大王”。“以前卖货主要针对北京市区,来到高碑店后销售范围更广,像河北、内蒙古、北京、天津、陕西等,销量当然比以前翻了好几倍。”樊金锁对自己的“搬家”决定颇为自豪。
规划早已成为现实。高碑店凭借北距北京市区70公里、南距雄安新区29公里、东距天津130公里的地理交通优势,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农批市场首当其冲的背景下脱颖而出,迅速承接了北京外迁果蔬产业。之后一年一个业态,又陆续承接了北京干副、调料、粮油、花卉、五金、冻品海鲜等产业,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承接平台和农产品流通中转枢纽。目前,市场共有8700余家经销商和企业入驻,经营品类多达400余种,辐射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山东等13个省份。
三地协作拓展商户发展空间
首衡高碑店市场是京冀两地政府共同谋划、高效推动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河北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产业疏解首批落地并成功运营的产业集群项目。为确保外迁企业落地后能够安心经营发展,当地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文件,首衡高碑店市场提供高效服务和完备的基础配套。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介绍,“从配套基础设施到便捷服务,再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从子女就学到买房落户,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积极构建完善的食品商贸流通产业生态,千方百计打开产业扩容提质、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帮助外迁商户把事业做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智利—天津车厘子直航快线”的开通。
以往国内航运进口车厘子,主要从广州、上海等地上岸,分装后经陆路运往各地。为了让京津冀消费者可以抢“鲜”品尝,京津冀地区首条智利—天津车厘子直航快线于2024年1月开通,实现了车厘子从智利果园到京津冀市场一站式快捷冷链运输。商户郝晋峰说:“快线开通后,车厘子在天津分拨,每柜车厘子平均物流配送时间缩短30个小时,全程物流成本降低约30%,成本降低了销量自然就上去了。”
这背后,是京津冀三地共同协作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效。例如在天津港,要提前两个月磨合相关流程,并进行实际演练优化保障工作,让整个流程更加高效、顺畅。
如今,最早一批入驻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商户,生意规模都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经营地域也日益扩大。如商户孙楠将哈密瓜品类做到全国前三,年销量增长了15倍;商户王刚供应蒙古国每年40%的果蔬产品……
应急保供托稳京津冀“菜篮子”
作为首个投入运营的北京外迁产业,首衡高碑店市场已经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交易量最大的单体农产品批发市场。去年,市场果蔬交易额1410亿元,交易量1910万吨,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农批市场百强排名第一。
目前,京津冀地区超过50%的蔬菜由这里中转分拨,每天有近7000吨净菜从这里运往北京。为了让菜品“从市场到餐桌”更高效,首衡高碑店市场开拓培育了数百条物流线路,全覆盖北京各个二级批发市场和冷库中心,通过一站式快捷冷链运输,一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的商超、社区。
2020-2022年三年疫情期间,首衡高碑店市场累计为京津冀地区输送应急保供农产品875余万吨,托稳了整个京津冀的“菜篮子”。
为进一步做好京津冀地区的应急物资保供工作,当好首都和雄安的绿色“护城河”,去年12月12日,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提前16个月建成投用。凭借强大的体量及现代化设施设备,中转站可全天候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常住人口农产品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启用两个月,中转站商户入驻率达90%,蔬菜日交易量超1万吨。“春节期间,中转站的交易量急剧增长,高峰时段每小时进场车辆多达700辆。”中转站负责人吴之军说。
当前,首衡高碑店市场连接湖北孝感、保定清苑、湖南常德等多个市场,对接国内530多万亩种植基地,与泰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产销合作关系,为京津冀百姓构建了稳定可靠的农产品保供网络。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魏树俭表示,首衡高碑店市场将通过创新产业模式,持续延伸产业链、强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打造贯通南北、串联东西的农产品流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区域共赢,更好地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颉亚珍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