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北京要闻

共筑社会价值新生态,社会企业共创大会在京启幕

发布时间:2025-03-17 14:19:19

近日,由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指导,北京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社创星社会企业服务平台和北京善行直达联合发起的“2025社会企业共创大会(北京)”在京举行。

大会以“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筑价值之路”为主题,来自北京、郑州、杭州、深圳、大连、长春、广州、山东、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社会企业从业者、投资者及行业先锋,共探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融合,助力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表示,近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企业理论和实践取得了新发展。如本次大会主题所言,社会企业一定要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筑价值,尤其要聚焦社区服务与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生共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劲松提出,社会企业作为一种灵活的组织形式,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

北京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杨剑涛提出,社会企业在盈利和公益的平衡中一步步发展壮大,主动承担了社会工作的部分职责和功能,逐渐成为公益志愿服务、城乡社区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力量。

北京大学金锦萍副教授建议要把握社会企业法律定型和组织类型的核心问题,尽快启动社会企业促进法,确定社会企业认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社会企业认证体系等统一标准,处理好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底线性问题,但应保持理性,避免对社会企业发展造成不当限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健教授提出社工机构向社会企业转型的三个路径。第一步应采用项目制的方式,依托项目的角度来考虑,把社会企业和项目联系起来;第二,待社工机构的项目积累成熟,有一定的用户和实质性需求后,绘制出社区资源地图,再成立社会企业;第三,以相同的话语体系与企业合作,投资相关领域达到保值增值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王建英副教授以三问三答的方式,分享了人大社会企业研究团队基于《北京倡议》凝聚的共识,形成的理论框架和30家社会企业8年的实践案例。

圆桌对谈环节,善行直达副总经理那鑫和北京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王国荣、北京山水伙伴创始人郑岚、灵析联合创始人侯正春、北京木马童话黑暗餐厅创办人于爽,围绕“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筑价值之路”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对话。大会还围绕“社会企业与重点人群就业”“养老服务型社会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合作”“社会企业嵌入社区发展之路” 三个主题进行了分组交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袁瑞军副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提出了“既要”认证、“又要”社会影响力测评和“还要”建设社会影响力伙伴关系的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国内已有多个认证体系,但社会影响力测评相对较弱,如在ESG评估体系基础上,打造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还要”建立社会影响力伙伴关系,发挥“社会化”运作模式的优势,成为问题解决者。

会后,部分参会人员前往慈爱嘉、英飞铃兰融合教育学院和木马童话黑暗餐厅进行实地交流,直观了解社会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企业与社会工作融合,促进经验交流与资源整合,为社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赵鹏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