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9日讯(通讯员 周荃)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传统观念里,乙肝一直被视为“终身疾病”,患者终身携带病毒,饱受疾病折磨,有些患者在社会、家庭中甚至遭到歧视。更可怕的是,乙肝可导致肝硬化、肝癌,这让许多人对乙肝谈之“色变”。事实上,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乙肝临床治愈” 在优势人群中正成为现实。
乙肝临床治愈又称功能性治愈,指患者停止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阴性、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肝脏组织病变改善。
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包括两类,一是最佳人群(治愈率最高达50%),这类群体有乙肝临床治愈意向、小三阳、HBsAg定量≤500 IU/mL;二是优势人群(治愈率约37%),年龄18-60周岁、正在接受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1年以上、小三阳、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HBsAg定量≤1500 IU/ml。
临床治愈后,患者血清中的HbsAg和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大大降低,患者可以停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只需定期检查即可。
那么,临床治愈的治疗方案是什么?长沙市第一医院专家表示,通常聚乙二醇干扰素α疗程在48周,每周皮下注射1次,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根据患者HBsAg定量情况、耐受程度、不良反应来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HBsAg滴度很高的人群,专家建议“一步一步”推进,在口服抗病毒药物持续治疗基础上,聚乙二醇干扰素α以“治疗-间歇-再治疗”的方式进行,间断促进HBsAg下降。
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以“流感样症状”多见,一般注射1至2针之后,不良反应会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一过性的血细胞降低、掉发等,一般情况下停止用药后会逐渐改善,无需太过担心。
临床治愈后,专家建议要定期随访。每12周来院重点监测HBsAg和HBsAb定量、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肾功能。每24周来院随访检查甲胎蛋白(AFP)、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彩超、腹部CT等),重点监测乙肝病毒再激活、病毒学突破、复发、肝癌的发生。
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一病区为湖南省市州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长沙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及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主要诊治各类感染性疾病,包括: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抢救治疗,关注乙肝临床治愈以及原发性肝癌、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