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机床行业“风向标”展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昨天在北京顺义重磅亮相。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家企业集结在此,为全球制造业奉上一场高水准、专业化、国际化的行业盛会。
本届机床展由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双馆联动保障。31万平方米的总展览面积,不仅创下该机床展的历届规模之最,而且一举成为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展会。
作为全球四大机床展之一,中国国际机床展是国内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机床专业展览会,也是近十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
本届展会规模较上届扩大一倍以上,汇聚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家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德国、美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及贸促机构也组团参展,预计将吸引20万名专业观众参观洽谈。
场馆内,人流穿梭机床低鸣,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同台竞技,一场场精彩的“工业秀”接连上演。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A2馆001展位内,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共展出8台机床。其中,一款高精度五轴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展台里的“大明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床主要面向飞机、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用于加工飞机机匣、燃气轮机机匣等关键零部件。
“跟工业软件一样,机床不是开发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沈阳机床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航空领域的叶片加工为例,用户的知识反哺至关重要,在沈阳黎明、哈尔滨东安等用户企业的推动下,沈机3年内实现了2代产品迭代。
大连科德数控机床也以超大展位展示多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机床产品。企业代表说,近年来企业重点突破五轴联动精度控制、超精密加工等核心技术,打破了高端五轴机床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困局。
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比邻而建,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今年2月21日投运。本届机床展也是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首个满馆使用的展会。“此次两馆共开放17个室内展厅,有效缓解了机床展长期面临的场地不足问题。”首都会展集团总经理郑忠链表示。
“此次北京两大会展场馆联动保障,将进一步验证北京大型会展场馆的协同运营能力。”北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北京会展设施的承载能力迈上新台阶,将为未来超大型展会提供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本届机床展共6天,将持续到4月26日。如此超大体量的展会,对场馆服务和城市服务都是一场大考。记者获悉,此次展会搭建顺义区、主办方、场馆三级服务保障机制,在服务体验上实现诸多升级。比如,场馆依托数字化渠道优化传统服务流程,展前通过小程序实现证件预审制作。
顺义区也与场馆联动,通过规范路牌、修整道路等举措,将“场馆服务”升级为“城市服务”,营造一流会展生态环境。为方便引导观众,顺义区空港街道联动4家共建单位,在场馆周边设置20处志愿服务点,80余位中外志愿者为观众提供翻译、道路指引、医疗保障等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杰,孟紫薇,武亦彬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