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县福临镇“添双筷子”:乡村灶台变身文旅金钥匙,小餐桌撬动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5-07-02 19:25: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陈晓晓)福临镇影珠山下,炊烟袅袅,饭香四溢。“自从挂了‘添双筷子’的牌子,游客们顺着地图就找上门了!”张大姐一边翻炒着自家腌制的腊肉,一边笑着招呼客人,“城里人爱这口‘土’味,我家腊味、菜籽油都成了抢手货,月增收能有2000多块!”

这张写着“添双筷子”的牌子,正是福临镇文旅创新升级的点睛之笔。2025年初,针对游客“就餐难、消费浅”的痛点,福临镇精准破题,启动“添双筷子”工程,以美食为媒,将农家灶台打造成链接城乡的文旅窗口。

小餐桌激活大产业:从“过客”到“常客”的转变

“游客来了看花海,拍完照就走,留不住人、带不动消费,这是乡村游的普遍瓶颈。”福临镇文旅负责人道出初衷。“添双筷子”工程应运而生:盘活景区周边农户资源,让游客“坐下来”,沉浸式体验农家烟火气。

在实施过程中,福临镇打造了“添双筷子”四步曲。第一步“精准选户”,各村社区摸底走访,围绕环境、厨艺、意愿量化评分,25户农家率先报名。第二步“赋能提质”,2月召开专题培训覆盖38人次,从市监所食品安全课到机关大厨“理论+实操”教学,农户不仅学到了“待客之道”,更掌握了“一户一招牌”的特色菜秘诀。第三步“科学认证”,工作组逐户“错峰试菜”,综合评估后,16户获颁“筷子标牌”。第四步“智慧引流”,每户生成专属二维码,集成菜品展示、环境预览、一键导航预订功能。文旅地图重点标注“筷子农户”,串联起花海、市集、民宿,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闭环。

2025年春季,游客们循着“美食地图”走进农家院,人均停留时间延长2小时。影珠山民宿主王先生感受深刻:“客人吃了农家饭,顺带就住下了,还买走不少特产,真正形成了消费链条。”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从“岸上看”到“撸袖干”的提升

“添双筷子”,添的是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试点农户户均月增收超2000元,农特产销售额飙升50%,更让村民惊喜的是社会效益的“溢出效应”。旅游旺季停车一位难求?“筷子农户”主动开放私家大院作临时停车场,游客就餐停车“老大难”迎刃而解。为迎接游客,农户自觉整治房前屋后,参与乡村治理热情高涨。古华山村环境评比从“后进”变“先进”,文明乡风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

“以前游客来了是只是在一旁看热闹,现在我们是撸起袖加油干!”王阿姨动情地说,“参加‘添双筷子’不仅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更高兴的是能为村里做点事。”这双小小的筷子,有效解决了游客的就餐难题,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更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颜值和治理效能,实现了“游客满意、农户增收、乡村焕新”的多赢局面,成为福临镇文旅品牌一张响亮的IP名片。

在3-4月踏春赏花季,“农家大厨”现场秀“十八般厨艺”,“福满餐桌”家宴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慕春季开幕式上,10户代表直播烹饪、评选“最受欢迎农家菜”,百张特色菜兑换券持续引流。“添双筷子”已成为福临镇“树湘故里·影珠福地”的招牌之一。

下一步,福临镇将建立菜品研发、服务培训、卫生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将“添双筷子”融入福临一桌菜长期项目,链接银发康养、研学旅游新业态,更计划将“添双筷子”模式复制推广至影珠山民宿集群,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镇样板。

一张方桌,几双碗筷,升腾的是农家最本真的烟火气,联结的是城乡互动、产业融合、民生改善的振兴之路。福临镇“添双筷子”的创新实践,为万千乡镇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范本——乡村的活力,往往就藏在那灶台方寸之间,等待一双善于发现和“添置”的筷子去激活。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