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4日讯(通讯员 李顺葵)7月13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同衿志愿队深入株洲市攸县鸾山镇三联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解码当地“树上果+花间蜜”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探寻“甜蜜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走进三联村果园,队员们了解发现不同枝条结出的果实成熟期巧妙错开。果农李师傅现场揭秘:“这是应用了果树高位嫁接技术。我们将早、中、晚熟品种嫁接到一棵树上,实现了果子分批成熟、错峰上市,有效避开了集中上市的价格低谷。”这一“时间差”策略,不仅显著延长了鲜果供应期,更使果园整体收益提升了近30%,是“藏粮于技”在特色水果产业上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三联村依托良好生态,在果树下发展养蜂产业,构建“果+蜂”立体种养循环。蜜蜂为果树授粉,提升果品品质与产量;果树花海则为蜜蜂提供优质蜜源,产出风味独特的果蜜。“‘一地生双金’,收入比单一种果大幅提高。”这种绿色循环模式,提升了土地效益,成为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典范。
调研中,同衿志愿队深入田间,与农户交流技术瓶颈与产业需求。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为果农建立简易数据库分析市场行情,设计电商助农方案,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果园负责人表示“有技术支撑,更有年轻人的智慧和关注,我们山村的‘甜蜜事业’越做越有奔头!”。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