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学院:“智趣课堂”,为儿童提供精准教育服务

发布时间:2025-07-17 15:30:5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谷子轩 陈怡颖 张诗琪 胡灵

自7月7日起,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文风红语沁黄花”实践团的14名大学生深入长沙县机场口社区、龙塘社区、螺丝塘社区、银龙村4个社区,开展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面对“双减”政策下社区素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新课题,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专业优势,创新构建“智趣课堂”,为百余名儿童提供精准教育服务。

需求导向,三维课程精准赋能

团队在前期调研发现,社区在传统文化教育、安全防护、创造力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需求缺口。

“既要传承文化根脉,也要铸牢安全防线,更要激发创造活力。”带队老师盛洁介绍。

为此,实践团创新设计“文化传承+安全防护+素质拓展”三维课程:通过“典籍润心”、非遗体验课、“四知拒金”廉洁教育等,让儿童在雕镂刻剪中感悟传统;系统化开展防溺水、防性侵、防诈骗“三防”教育,通过宣讲与案例剖析筑牢防线;“趣味摄影”、“金话筒主持”等特色课程旨在依托学院资源培养儿童审美与表达能力。

长效探索,校地协同机制初现

实践期间,团队完成有效问卷百余份,形成《社区素质教育需求调研报告》。学院计划与长沙县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推动"线上资源库+线下实践站"常态化运作。"我们正探索课程认证体系,让服务时长可量化、成果可延续。"团队负责人表示。

据悉,实践团已连续两年在长沙县各社区开展实践服务,已开发8大类50余节“智趣课堂”教学资源包,制作教学类短视频12条,服务学生近500余人次,课程满意度达97%。正如成员张韵涵所言,“当孩子们在典籍课上有光,在安全演练中动作规范,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与动力。”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服务”模式,制作数字教学短视频,开发标准化教案,积极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力争将更优质、可持续的素质教育服务输送至社区,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可持续青春动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