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4日讯(记者 赵志高)今天,浏阳市召开“强化协作机制,依法严惩拒执犯罪”专题工作调度会。公、检、法将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违法犯罪案件及相关犯罪协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联动机制”),让破解“执行难”真正按下“加速键”。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打击拒执犯罪面临立案难、推进慢、取证难、审查慢等难题。
为此,近年来浏阳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建立督促履行机制,修改完善民事案件法律风险责任告知书,出台《关于在民事判决书中增加督促履行通知条款的通知》;建立拒执罪预告制度,及时向被执行人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纠正违法行为;强化与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比如依托公安机关查控系统和警力资源,请求协助查询被执行人及财产信息;构建“悬赏”机制,定期发布悬赏公告,进一步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同时,为了打击各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浏阳市人民法院还加大司法处罚力度,切实发挥罚款、拘留、信用惩戒等非刑罚措施的作用。近3年来,罚款36人,司法拘留287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757人次,限制高消费19642人次。
一系列创新举措,特别是深化与公安、检察的协作,重拳打击拒执犯罪,加快了破解“执行难”的速度。2022年以来,浏阳市人民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2660件,执结案件39290件,执行到位金额56.5亿元。综合治理破解执行难工作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和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推介。
据了解,“联动机制”具备以下几大特点:打破了传统分段式办案壁垒,构建了三级责任闭环,确保了日常协助“有人管、及时办”;明确了线索移送与受理的规范化流程,形成了“移送——受理——监督——侦诉”闭环管理,根治立案推诿拖延顽疾;创新建立司法协查体系,重点破解执行财产查控与线索互通难题;打通了个案办理与宏观协作壁垒,势必会凝聚打击拒执犯罪的强大合力,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高质高效将“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司法裁判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院将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浏阳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院将不断加强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协调合作,选派刑事审批和执行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同时在执行局设立专门拒执案件审查组,在刑事法庭成立审理拒执罪案件合议庭,推动打击拒执犯罪专业化、标准化。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