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6日讯(通讯员 李斯力)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的法治素养与自护能力,2025年3月至7月,在长沙市民政局指导下,长沙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创新开展“与爱童行 法润未保”主题宣讲活动。该活动通过系统策划、高效联动、深入基层、精准服务的方式,共计举办52场次宣讲,覆盖目标儿童2万余人次,为推动未保工作走深走实、服务下沉注入了新动能。
高位谋划 多方联动织密服务网络
宣讲活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于4月1日举办首场示范宣讲,明确内容、流程与标准,树立了后续活动样板。市未保中心充分整合湖南农业大学、民革长沙市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长沙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长沙市律协社会公益与律师调解委员会、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法律专委会等多方资源,组建复合型专业宣讲队伍。
在“1+5+9”工作机制推动下,市未保中心作为枢纽负责方案设计与统筹调度,5个专业团队提供法律与宣讲支持,9个区县(市)民政部门协同保障活动落地,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力量融合、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
精准对接 深入基层提升宣讲实效
本次宣讲聚焦农村、社区、中小学等一线阵地,特别是在留守、困境、流动儿童集中区域开展“点对点”服务。天心区、宁乡市等地单场活动参与人数超2000人,充分体现了基层对法治宣讲的迫切需求和高度响应。
为提高政策普及率与服务可及性,市未保中心同步编印《儿童关爱服务及政策清单折页》,在活动中广泛发放,实现政策“随手可读”“随地可用”。此外,宣讲内容精准聚焦防欺凌、防性侵、网络沉迷预防、心理调适、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等重点领域,充分结合各地实际需求,做到因地施策、按需配送。
深耕协同 构建基层未保信任体系
此次活动强化基层参与,推动基层力量从“配合者”转变为“共建者”。在活动组织、个案转介、现场反馈等环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全程参与,有效提升了基层专业能力和工作主动性。52场密集宣讲进一步增强了政府与儿童家庭之间的信任纽带,夯实了未保工作群众基础。
长沙市未保中心自2021年职能调整以来,不断扩展服务对象范围,从机构内流浪儿童逐步覆盖至全市农村留守、困境、流动儿童。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政策宣传,更是一次基层治理的深度实践,推动市未保中心加快向资源枢纽型服务平台转型。
本次“与爱童行 法润未保”主题宣讲活动的开展,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服务下沉、常态协同”的长沙经验,为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