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创客中国”长沙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发布时间:2025-07-28 17:15:4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治 实习生 赵可盈

7月28日上午,2025年“创客中国”长沙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在麓谷科技创新创业园拉开帷幕。

作为长沙连续第八年打造的重点“双创”品牌,本届大赛以“智汇星城,创享未来”为主题,汇聚全市40个优质项目,政府领导、专家评委、金融机构及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赛事启航。

七年深耕,双创沃土硕果盈枝

在创新创业浪潮的持续迸发下,“创客中国”长沙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全市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双创”赛事之一。过去7年,赛事累计培育195个市级获奖项目,60余个项目斩获省级奖项,21个项目跻身国家500强,为长沙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赛事再创佳绩:30个项目分获企业组、创客组一、二、三等奖,共享130万元创新奖励;9个项目晋级省级决赛获奖名单,5个项目入围国家500强,1个项目挺进国家50强。依托大赛平台,长沙同步开展5期创新培育活动,成功助力企业建立创新组织21个,孵化储备15个优质项目。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更荣获国家和省级“优秀组织奖”,彰显了长沙“以赛聚才、以赛促创、以创兴产”的丰硕成果。

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虎表示,近年来,长沙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工信厅的指导下,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生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累计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31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551家。长沙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位、国家创新型城市第9位,并成功获批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等国家级试点。这些成绩充分证明:良好的创新生态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土壤。为此,我们利用“创客大赛”平台,整合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助力创新梦想照进现实。

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雪对本届大赛提出三点期望:让赛场成为“创意火花”的引爆点,希望各位选手拿出“十年磨一剑”的钻研韧劲,聚焦“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和产业升级中的关键瓶颈,将科研创新的“奇思妙想” 转化为可落地、可量产的“车间产品”;让赛事成为“要素聚合”的强磁场,各职能部门、园区及金融机构要积极梳理产业政策与创新需求的结合点,拿出“量身定制”的落地方案,主动提供全周期服务,精准匹配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好项目从“赛场”走向“市场”,让有潜力的创新项目跑出长沙“加速度”;让赛会成就“城市合伙人”的大舞台,长沙要迭代升级“柳枝行动—红枫计划—产业基金”全周期资本链,不断完善“人才绿卡”“安家补贴”“子女教育”等政策包,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让每一位创客都能在星城安心创业、潜心创新、放心创富,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

赋能升级,构建更优创新生态

启动仪式前,大赛组委会已组织专家评委召开赛前会议,完成信息核对、签订承诺书、深入学习评审规则与细则。仪式上,主持人详细介绍了现场比赛规则,专家评委代表庄严宣誓,承诺将严格遵循评审标准。此外,本届大赛首次设立评审监督团,由市工信局和市企业服务中心纪检监督联合区县代表组成,确保全程监督评分公正性。

随着首个企业组项目登台,2025年“创客中国”长沙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开赛。10个企业组项目按照抽签顺序,在“8分钟项目路演+3分钟专家提问”的紧凑节奏中,全面展示项目的创新价值与商业潜力,接受由9位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委团的现场评审。多功能厅内,思维碰撞,智慧交锋,创新活力与创业激情澎湃涌动。

“本届大赛在传承历届成功经验基础上,实现了多项创新升级,致力于构建更完善的赋能生态。”市企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大赛将决出企业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创业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其中,企业组前20名获奖项目、创业组前10名获奖项目将代表长沙晋级省级决赛。市工信局同步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打造“梯度化资金支持+全链条培育+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据悉,本次现场初赛将持续至7月29日。今日下午,企业组(11-20号)将继续展开角逐;明日上午创业组(1-13号)项目将登台亮相,下午还将进行创业组(14-20号)路演以及金融机构路演、企业融资路演环节;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也将于明日下午举行。作为长沙激活创新动能、培育优质企业的重要抓手,大赛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为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本次大赛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指导,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承办,长沙晚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支持。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