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清华“双碳”火种点亮白箬铺,三课堂共绘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31 17:25:4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1日讯(通讯员 栗惠杰 冯思宇)七月的白箬铺,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的时代浪潮中,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正以其创新探索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全力打造儿童友好型乡镇与美丽宜居农文旅新村庄。近日,清华大学“源梦双碳·双碳课堂”赴湖南白箬铺实践支队将知识与行动、青春与乡土紧密相连,开启了一场以“启智、砺行、赋能”为核心的三课堂深度融合之旅。

智慧之光,照亮乡村未来。当清华学子的脚步踏入白箬铺镇精心准备的课堂,一场知识的接力就此展开。延续前期线上教学的成果,支队成员为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趣味十足的电路实验、启迪思维的编程课以及深入浅出的“双碳”科普讲堂。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课堂上迸发的灵感,正是白箬铺长期致力教育公平与素质提升的生动回响。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白箬铺镇党委、政府推动的“白箬之光”助学计划书信交流活动支持下,清华学子与多名乡村儿童成功结对,搭建起跨越山水的长效心灵桥梁。这第一课堂的耕耘,不仅播撒了科学启蒙的种子,更深刻践行着“五育并举”中智育与德育的融合,为白箬铺“让每个孩子都发光”的承诺注入了清华力量。

汗水浇灌,结出共富硕果。带着第一课堂点燃的热情,支队成员的身影又活跃在岳麓山景区的“白箬助农市集”上,生动实践着白箬铺镇党委“美丽经济精巧化”的发展路径。在镇政府搭建的助农平台上,清华学子与当地青年志愿者并肩协作,顶着炎炎烈日,一丝不苟地清洗、分装、推介白箬铺的特色水果。颗颗汗珠滴落,浸湿的是衣衫,浇灌的是责任与担当。义卖不仅拓宽了农户销路,推广了“白箬水果”,更让学子们真切触摸到乡村发展的脉搏,身体力行,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摊位旁精心设置的“双碳”科普展板,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支队成员们将绿色发展理念从田间地头传递到更广阔的公众视野。这场第二课堂,是白箬铺镇政府“教育+农文旅融合”战略下,青年学子用汗水与智慧服务乡村、回应时代需求的鲜活写照。

产研赋能,激活绿色动能。带着助农市集的泥土气息与对乡村发展的深度思考,支队迈向了联通产学研的第三课堂。队员们深入探访了多家长沙市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湖南红太阳新能源、湖南中伟新能源、星邦智能装备、威胜集团以及长沙弗迪电池。在红太阳光伏板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中,在弗迪电池实验室刀片电池穿刺实验的严谨测试里,在星邦高空作业装备的精密制造车间内,队员们近距离感受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这些调研绝非走马观花,而是深度了解产研结合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新兴机遇与挑战。通过与当地企业的深入交流,同学们走出象牙塔,明晰实际企业绿色转型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探究无限可能。

从点亮童心的第一课堂,到汗水砺志的第二课堂,再到产业赋能的第三课堂,清华大学“源梦双碳·双碳课堂”赴湖南白箬铺实践支队在白箬铺这片热土上,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智慧点燃希望。白箬铺镇党委、政府,以系统化的政策支撑与平台搭建,发动青年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此次“三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不仅为白箬铺注入了绿色发展的新活力,更以校地协同的“清华智慧+白箬实践”范式,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与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路径,它生动诠释了高校智力资源如何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地方政府又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承接并转化青春动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