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逐梦全球⑩|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创造量子科研领域“长沙速度”

发布时间:2025-08-01 10:14:3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楚禹 唐璐 郭立亮 邹尚奇 剪辑 晏霁昱

从解锁宇宙最深处奥秘到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从精准测量光波到让光波更加稳定,量子看似遥不可及,却又无处不在。

长沙市望城区大泽湖海归小镇,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实验室内,国产首台套光腔锁频仪正在调试运行,从签约落户望城经开区,不到一年便完成核心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创造了量子科研领域令人瞩目的“长沙速度”。

7月17日,坐落在长沙市望城区大泽湖海归小镇的全球量子研发中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邹尚奇 摄

盛夏时节,记者探访这家高“研”值机构,近距离感受“看不见、摸不着”的量子世界如何走出实验室,一步步照进现实。

“研发+中试+转化”三位一体,3年形成3个以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

走进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展厅,“看见未来”的量子体验扑面而来。量子纠缠、量子叠加、量子隧穿……科普展板与互动屏幕遍布其间,科技感与未来感密集交织。

“这里既是展示厅,也是一个小型的量子科普平台。”全球量子研发中心董事长李丹介绍,他们自主开发的AI量子研发平台,集成了丰富的量子知识图谱,已在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等高校投入使用,为高校师生提供前沿量子科普与教学培训服务。

位于展厅中心的光腔锁频仪被喻为“量子世界的精准尺”,可精确测量激光波长并稳定输出频率,是量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可或缺的基础装备。

“我们自主研发的光学锁频腔结构和高精度温控系统,可实现四束激光同步测量,激光频率精度达到亚赫兹级。”中心研发人员崔太豪介绍,该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高端激光器市场空白,价格更是同类进口设备的1/5。光腔锁频仪预计年内实现量产。

低温芯片离子阱,是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即将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又一“黑科技”。该成果可实现约零下100摄氏度的低温冷却,控温精度约0.001摄氏度,广泛适用于电网故障诊断、水下目标探测等场景,已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域生产力大赛。

量子探针等重磅产品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技术人员介绍,量子探针检测灵敏度可达传统方案的百倍以上,目前已完成中试测试,即将迎来成果转化。

“中心采用‘研发+中试+转化’三位一体模式,按照发展规划,到2027年,这里将形成3个以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带动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李丹说。

构建量子产业生态圈,建设全球量子科技研发枢纽

除了位于大泽湖片区的基地,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还在创智岛布局了研发及中试基地,涵盖光学平台搭建、产品测试、软件开发等多个功能空间。其中,三楼设有VR量子科普体验区,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学习场景;四楼则为高规格测试车间,用于模拟各种应用环境,提升产品实用性与稳定性。

“中心刚注册时,‘量子技术’属于什么类别,连市场监管部门都没有明确的分类。”李丹说,“望城经开区团队积极协调、认真研究,才将其归入信息技术领域,并全流程跟进注册流程,效率很高。”不仅如此,从办公空间协调到场地改造施工,从人才落户政策对接到项目资金支持,园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让项目团队切实感受到“企业的事就是政府的事”。

当前,长沙正在加快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量子科技被列入未来产业的核心方向。政策持续加持下,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量子算法实验室等机构陆续落地,形成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目前,已有1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望城经开区,涵盖精密光学元件、超导材料、冷却装置等关键领域,本土化配套率已突破60%。

高精尖技术研发离不开高端人才支撑。眼下,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已聚集一批由博士、博士后组成的顶尖科研团队,还将与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预计每年还会增加10至15名科研人员。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一个中心,而是建设一个面向全球的量子科技研发枢纽。”李丹说,随着更多核心产品陆续诞生、更多科研力量不断汇聚,面向全球、连接未来的量子高地在长沙加速崛起,将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