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记者 金慧)今天,长沙五一商圈黄兴铜像两侧的裸眼3D上新了,四大国宝级文物将以超萌姿态上演“穿越秀”,集体“C位出道”,用科技与萌趣碰撞出不一样的长沙文化范儿。
四羊方尊(出土于长沙,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商代青铜艺术的巅峰,它总以庄重姿态亮相,这次却要在屏幕里“抖抖羊角”——3D特效让四只卷角羊仿佛要冲破屏幕,带着三千年前的青铜光泽,向市民游客“打招呼”。
西汉“中国大宁”鎏金铜镜(出土于长沙,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镜背“中国大宁”的铭文藏着古人对太平的期盼,裸眼3D技术让鎏金光芒流转如星河,仿佛一面“时光魔镜”,邀你共赴一场跨越两千年的对话。
大禾人面纹方鼎(出土于长沙,藏于湖南博物院),全球唯一的人面纹青铜鼎,神秘面孔在3D视角下多了几分俏皮。这次它不再是展柜里的“高冷偶像”,而是要带着长沙本土的“霸蛮”气质,在街头C位亮相。
象纹大铜铙(出土于长沙,藏于长沙博物馆),作为长沙“土生土长”的商代“巨型乐器”,燧部象纹是它的萌点。裸眼3D视频里,它会“晃动身躯”,仿佛在奏响远古乐章,妥妥的“主场萌星”,看完就想直奔它的“老家”打卡!
看完裸眼3D里的象纹大铜铙,再前往长沙博物馆见见“本尊”,暑期,长沙博物馆早已备好丰富的展览活动,并自今日起,每周二至周日延长开放至20:30,满足市民游客夜游需求。
必看常设展——《触摸长沙的“成长轨迹”》,走进“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展厅,象纹大铜铙就静静伫立在那里——1.03米的身高自带气场,近距离看才能发现纹饰里大象的憨态。展厅里从商周青铜到明清长沙城沙盘,从陡壁山曹女巽汉代王室墓文物到近代城市记忆,像一本立体的“长沙百科全书”,慢慢逛完,就懂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暑期限定展——《不尽长沙滚滚来——长江与中华文明展》,汇集200余件(套)珍贵文物,以长江为舞台,以文物为角色,以文明演进为主线,以民族性格为特征,讲述长江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之于中华民族融合、演进与复兴的伟大作用。
《西北风来 塞柳长青——甘肃魏晋画像砖特展》,展览精选甘肃多家博物馆的魏晋画像砖及相关文物164件套,详尽展现古人的出行交游、宴饮美食、畜牧耕作、制衣装扮、游艺娱乐等生活细节,窥见河西地区农牧业开发、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脉络。在展厅末尾处还可以了解到本次展览的缘起故事——清朝名臣左宗棠曾调任陕甘总督,任职期间秉公执法、发展农牧业,还开展大规模植树“绿化”活动,帮助百姓安居乐业,“左公柳”照拂一方,也正是展览主题的来源。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