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通讯员 赵可盈)为推动长沙企业全球化战略升级,助力本地企业借鉴标杆经验、把握政策红利,激发“出海”动能,8月1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陈立文受邀分享企业全球经营的致胜之道,为长沙企业出海指明方向。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已成为诸多行业的共性挑战,出海正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陈立文强调:“企业想要持续发展,眼光不能仅局限于长沙或国内市场,更要放眼全球。”他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虽具优势,但在全球市场中占比仅为20%,企业若能明确出海目标、深耕剩余80% 的全球市场,将迎来更多增长机遇。
尽管出海前景广阔,不少企业仍受多重顾虑掣肘。部分企业因国内市场根基未稳,担心海外复杂环境加剧经营风险;中小企业常受限于规模体量,忧虑资源不足难以应对国际竞争;还有企业对自身技术实力存疑,害怕产品服务无法适配海外需求。对此,陈立文认为,国内外市场的显著差异恰恰孕育着独特机遇——中小企业凭借组织结构扁平、决策链条短的天然优势,能更敏捷地响应海外市场变化,实现灵活调整与快速适配。尤其在非洲等新兴市场,当地技术发展阶段与国内存在差距,中国企业成熟稳定的中低端技术产品反而更契合当地实际需求,为突破规模与技术焦虑提供了现实路径。
面对海外市场的复杂多元,陈立文强调企业出海前的充分准备至关重要:首要通过细致调研精准锁定蕴藏机遇的国家与行业;再依据目标市场特性确定出海路径,选择主攻线上渠道推广,还是搭建线下实体销售网络,或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每家企业都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与运营特质,不能生硬复制国内成功模式。” 他特别指出,搭建适配的团队组织框架、运用“头狼模式”提升执行效能,打造差异化产品或服务竞争力,是企业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核心所在。
目前,长沙企业正从单点突破转向 “法治保障 + 平台赋能”的系统出海新阶段,其中湘琼联动模式更为内陆城市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为长沙企业扬帆出海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