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隧”月里的青春答卷——利咸高速隧道贯通背后的青年力量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5 18:06: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鹏浩 王栋

“太好了,隧道终于贯通了!”在利咸高速白岩坪隧道右幅掌子面被光穿透的那一刻,中铁六局长沙路桥公司利咸项目的15名青年技术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相拥。这条长达3990米隧道的右幅贯通,是这群90后、00后朝气蓬勃的青年技术骨干以汗水和智慧浇筑的。

技术创新的攻坚者

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是湖北省规划的“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中的“纵九”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84.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穿梭于鄂西的武陵山区之中,是打通鄂、湘、渝、黔武陵山核心区域的交通主干道,为沿线40万群众搭建了一条幸福路、致富路。白岩坪隧道是全线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多为Ⅳ、Ⅴ级围岩,围岩稳定性较差,存在溶蚀裂隙、溶槽等不良地质。这样的地质条件连长期干隧道的老师傅都犯了难,但项目部的年轻人没有退缩,向困难发起了挑战。

隧道的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针对白岩坪隧道的特殊地质条件,他们借鉴了业内先进的监控量测理念,并创新性地应用了“软弱围岩隧道收敛变形实时监测技术”。通过综合运用地质雷达和超前小导管技术,实时采集隧道变形数据,并上传至分析系统进行评估,实现了对隧道变形的精准预判,相当于“给隧道做CT”。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保证了隧道安全。

在一次例行监测中,他们发现了一处围岩变形异常,大家立即聚到现场,讨论解决方案,“我们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护拱,再施作初期支护,并设置排水通道,防止水体积聚引发次生灾害。”田帆帆在会上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方案启动后,大家即刻投身于紧张有序的工作中。隧道内,泵送混凝土的轰鸣交织成劳动的乐章,混凝土和大家的汗水与之交融,铸就起坚不可摧的护拱,最后经过检测,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成功化解了险情。

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在隧道口不远处有一片绿油油的小树林,最大的直径已经有5厘米了,让人感受到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那是两年前,青年员工们自发组织的环保植树活动成果。田帆帆满怀深情地回忆道:“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我们在紧张施工的同时,心中始终怀揣着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想法。”

在施工的同时,新时代的青年们不忘守护绿水青山,他们精心策划并组织环保志愿服务,耐心地向施工人员传授环保知识,逐步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采用隧道进洞“零开挖”,精心守护隧道原生植被2000多平方米;在桥下同步覆土复绿,让施工区域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隧道洞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拌合站废水实现“零排放”,生动诠释着绿色理念。

如今,这片小树林已经初具规模,树苗长成了小树,枝叶繁茂。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两年来这片土地和青年技术人员的成长与变化。

安全生产的保障者

安全是施工的生命线。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严谨细致,坚持每日巡检,确保安全标准全面落实,每个环节都坚如磐石。在夜晚的隧道内,灯光映照着他们的身影,形成了一个个忙碌而坚定的剪影。

“师傅,安全无小事,尤其在这种隧道施工中,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在项目的VR安全体验馆,柯明一边帮助工人调整设备,一边认真地说道。“这种体验太真实了,我以后在工地上一定会更加注意安全,不会再掉以轻心。”一名刚摘下VR头盔的工人感慨地说道。他们借助沉浸式的VR体验培训,工人们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在模拟环境中锤炼出了应对紧急状况的技能,为每一个施工环节保驾护航。

青春之歌在隧道掘进中激昂回响,每一米的掘进都镌刻着热血与梦想的印记;通途之光在延伸中熠熠生辉,每一段路程都闪耀着智慧与力量的光芒。利咸项目部的青年建设者们,以青春与智慧,为交通强国谱写了青春的华章。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