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谢璐 范远志 通讯员 章演平
“以前闻到煤气味就心慌,现在政府给换了新管子、装了安全阀,手机上还能随时查看用气情况,心里踏实多了!”8月22日,家住长沙市望城区白沙洲街道的刘奶奶一边炒菜,一边向记者展示厨房里崭新的燃气设备。
这只是望城区深入推进燃气安全集中整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扎实开展燃气管网普查、“带病运行”专项整治及“瓶改管”工程,筑牢了辖区燃气安全“防火墙”,守护了千家万户的“烟火气”。
“以前家里做饭全靠电磁炉,不仅耗电多,火力还不稳,用瓶装液化气又担心不安全,现在好了,有了天然气,炒菜做饭都方便多了!”临近中午,家住月亮岛街道湘江小区居民杨娭毑拧开燃气灶,蓝色的火焰欢快跳动,很快就做好了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
铺设燃气管道
“燃气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望城区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易涛介绍,望城区制定了 2024年至2026年“瓶改管”三年计划,确保符合条件的小区应改尽改。2024年计划改造的 10个小区已100% 完工,今年铺排的15个小区中10个已通气,其余5个也进入设计或施工阶段,累计惠及居民约600户。
小小一根燃气管道,输送的是民生暖意。“每月省下6立方气的钱,够买一斤排骨改善生活了!”高塘岭街道低保户张爹爹算出一笔细账。针对特殊群体,政府不仅补贴费用,还组织党员上门服务。“村上的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帮我检查灶具,体贴入微堪比亲儿子哪!”桥驿镇杨桥村居民王爹爹感慨。
小本生意也尝到甜头。在白沙洲街道开快餐店的刘老板说:“‘瓶改管’后,用气成本降了三分之一,报装后9天就通上了气,没耽误一天生意。”目前,望城全区已有300多家小微商户享受快速报装服务。
该区还深入开展燃气管网普查和管网“带病运行”专项整治。去年以来,全区老旧管网改造9.06公里,居民家庭安全装置安装率100%。今年又组织各相关部门,重点聚焦养老院、农贸市场、网红商圈、美食街、早市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已检查企业2965家,发现并整改隐患51个,隐患整改率100%。
走进望城区美气多燃气服务平台智慧调度中心,只见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不仅是管网数据,还有配送人员的行动轨迹。
而在一家新建成的智慧配送站,记者看到,每一个液化气瓶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查询,该气瓶的生产、充装、使用、检验及运输轨迹等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
这样的变化源于望城区推行的“八个统一”改革。全区14个智慧配送站取代了散乱的三级站点,135名送气工变身“安全管家”,每一瓶气都拥有“电子身份证”。
“从充装到入户,全程可追溯。”易涛介绍,望城区城管执法局严格落实“随瓶安检”,通过采用“一瓶一码一档”,实现瓶装液化气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让每一位居民都能用上放心气、安全气。
“现在所有流程都在线上走,通过微信长沙液化气手机平台线上预约或者96507电话热线订气。”配送员小李告诉记者,这种“阳光操作”让用户再也不用担心配送方“吃拿卡要”。数据显示,实行瓶装液化气全链条改革后,该区燃气相关投诉量同比下降62%。
“过去开个餐饮店,光燃气报装就要准备十几份材料。”在高塘岭街道莲湖市场开烧烤店的周岳翻出手机里的电子档案向记者展示,“现在可以在线上提报材料,三天就能搞定。”
而这也为用气再装了一道“安全阀”。在新奥燃气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区燃气管道的压力、流量数据。突然,某小区管道压力出现异常波动,系统自动生成抢修工单,20分钟后,身着蓝色工装的抢修人员已携带设备出现在现场。
“高精度检测车能识别十亿分之一的燃气泄漏。”技术员小郭演示着车载系统的灵敏性。而在用户端,联网燃气表让缴费、报修可全程线上完成。“就像给燃气表装了‘大脑’。”刚用上物联网表的年轻居民刘慧点赞道。
夕阳西下,唐娭毑家的厨房飘出饭菜香。“现在做饭,心里和锅里一样热乎。”这句朴实的话语,或许正是望城这项民生工程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