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通讯员 李妮 伍翠玲
八月的热浪裹挟着足球在草尖滚动,宁乡市大成桥镇湘都乡村振兴学院的操场上,来自巴西的足球教练DJ拍着手,用简洁的英文单词不断鼓励着挥汗如雨的孩子们:“Good!Good!”
当家乡球队在全国村超赛场上捷报频传时,大成桥镇的绿茵场上也迎来了一周别开生面的跨国足球教学。这场由大成桥镇乡友彭立华牵线促成的公益足球助学活动,让32名来自大成桥镇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桑巴足球。
教练员DJ拥有国际认证的B级资质,执教经验超十年,曾在三大洲职业联赛驰骋十七年,他的到来让这个小镇的夏天增添了别样的热血和激情。
足球在大成桥镇并非一时热潮。
“体育是乡村娃娃走向广阔天地的一把钥匙。”大成桥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志华望着操场上的孩子们说道。十年前,当学校组建第一支足球队时,没人想到这座农村小学能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并将特色化足球教育延续至今。
荣誉的背后是科学的体系化建设:学校配备有2名专职足球老师,通过自主报名+筛选的方式组建了一支32人队伍,队员们依托课后服务开展常规足球训练;每年定期举办班级联赛,其中1-2年级设点球大赛,3-6年级分设男生8人制、女生5人制比赛;周末不定期安排与其他学校进行足球友谊赛,每年参与1次宁乡市举办的市赛。从2015年首届宁乡小学生足球赛冠军到2021年宁乡市中小学生足球女子组亚军,奖杯陈列室里,足球与剪纸特色教育的奖状并肩而立,宁乡草根足球的新火种,正在下一代的脚下传递。
社会力量的涓流也在不断汇入乡村教育振兴的大河。镇政府专项资金保障场地,乡友资源引入国际教练,学校师资夯实日常训练——三方合力下,足球成为撬动乡村素质教育的杠杆。
未来,大成桥镇将深化与彭立华、DJ教练的合作,持续践行“双减”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场地,以课后服务为桥梁,推动足球训练常态化,让“足球特色”成为乡村学校闪亮的名片,为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插上飞向远方的翅膀。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