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走小区 看新貌│开福区金帆小区焕新记:从“矛盾漩涡”到“幸福家园”

发布时间:2025-08-25 18:32:38

编者按: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居民小区则是其中的关键单元。开福区始终将小区治理作为基础性工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与智慧化治理有机融合,深入践行“规范做法、创新答法、人文心法”,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生动展现开福区小区治理成效,开福区住建局联合新湖南长沙频道重磅推出《走小区·看新貌》专栏。本专栏将深入一线,既聚焦小区焕新的外在风貌,更着力挖掘居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通过系统展示各小区治理亮点,交流以“小变化”点亮居民“大幸福”的生动实践,示范引领全区“美好家园”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通讯员 戴子迅 李乐 石海鸣

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街道金帆小区,平整的沥青路延伸至楼栋深处,划一的停车位里车辆停放有序,崭新的电动车充电站旁不时有居民驻足,休闲桌椅边几位老人摇着蒲扇闲话家常。目之所及,满是温馨和谐的生活图景。

很难想象,这个2000年建成的长沙首批经济适用房小区,曾因治理混乱沦为 “矛盾窝点”,纠纷频发。近日,记者实地探访这座实现“逆袭”的老旧小区,听居民们讲述那段从“糟心”到“舒心”的蜕变故事。

昔日困局:业委会失能、物业频繁更迭,小区陷入恶性循环

金帆小区占地0.23平方公里,48栋住宅楼里住着8000多位居民,分为一区、二区。这里曾是多少长沙人向往的安居之所,然而几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望而却步”的景象。

“那几年,业委会办公室的门几乎常年锁着,物业更是一年一换。屋顶漏水、管道堵塞反映上去,从来没人管。”居民李女士提起过往,语气中仍带着无奈。多位业主回忆,2017至2020年间,业委会不仅决策不透明,财务更是一团乱麻,小区公共收益成了一笔“说不清、管不住”的糊涂账。投诉无门的业主,只能以拒交物业费表达不满。

物业频繁更迭让管理雪上加霜。“保安时有时无,垃圾堆两三天不清,路灯坏了大半个月也没人修。”老住户说,最严重时物业费收缴率不到60%——收不到钱,物业就缩减服务;服务越差,业主越不愿交费,小区治理跌入恶性循环。

破局起步:换届业委会、严选新物业,重建治理信任

2021年,开福区四方坪街道主动牵头,启动金帆小区业委会换届。街道抽调多部门人员,联合社区物业专干组成专项工作组,金帆社区党委全程上门动员,推动居民真正参与小区治理。

“那三个月,我们挨家挨户敲门宣传,始终坚持‘最强宣传、最严程序、最透流程’,就是要让大家放心。”金帆社区党委书记吴晶表示。2021年12月,第五届业委会成功选出,成为小区走出困局的“关键一步”。

走进如今的业委会办公室,墙上醒目挂着“业委会值班表”“六项工作机制”和“十不准原则”。刚退休就当选业委会主任的姚建华说:“业委会要和物业好好配合,更要重新赢回业主信任。我上任第一天就定了铁律:所有工程招标,业委会绝不插手,全程在社区监督下公开进行。”

为选聘满意的新物业,业委会组织业主代表“实地考察”,自驾前往长沙、湘潭等地走访6家物业公司,最终筛选3家进入公开竞选。“我们请业主代表打分,全程公示结果,最后选定长沙思恩物业。”姚建华说,每一步公开透明,只为让业主“看得明白、信得踏实”。

共治闭环:业委会主动履职,物业精细服务

新物业上岗后,第一件事便是与业委会签订“责任清单”,将服务内容、响应时限逐条列明,从“被动接活”转向“主动上门”,形成“业主监督、业委会协调、物业落实”的治理闭环。

“小区公共收益每季度公开一次,每笔收支明明白白,连买一把扫帚的钱都能查到。”姚建华表示,业委会“不沾钱、不插手工程”的干净作风,逐渐赢回了物业和业主的信任。

“我们和业委会目标一致:把小区管好,让业主住得舒心。”长沙思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肖山岗说。作为老旧小区,金帆老人多、房屋旧,更需要细致入微的服务。

在姚建华的带领下,自2024年初起,业委会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履职”:定期召开业主大会,邀请物业、社区及相关单位共商管理、设施、环境等议题;建立财务“双控”与公开机制,实时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明细。

茶语议事:居民围坐喝茶商量,大小难题一起化解

“过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的场景不见了,邻里纠纷、物业投诉量下降超80%。”吴晶介绍,为破解“沟通难”,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红色议事会”,创新推出“金网茶语・格事共商”网格议事模式:网格员先深入楼栋收集诉求,再组织居民围坐“喝茶聊事”,方案公示后跟踪落实,全程接受监督。这套“五步议事法”,让以往“吵着解决”的问题变成了“坐着商量”的共识。

两年多来,小区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新增100余个停车位,停车纠纷下降90%;闲置垃圾站改造成电动车充电站,新增9处充电桩、131个充电口,彻底消除飞线充电隐患;老旧水管全面更换,居民用上“放心水”;坑洼路面铺平,绿化带修葺一新,休闲桌椅安装到楼栋口,宜居指数持续提升。

最令人惊喜的是,小区基础设施维修未让业主掏一分钱,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向业主发放“过年红包”,累计超200万元(按每平方米3元发放)。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60%提高到90%,业主从“拒交”变为“主动交”,甚至有人提前半年缴纳。

这座老小区,实现了从“矛盾漩涡”到“幸福家园”的华丽转身。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