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小魔王们”的学校食堂午餐吃得如何?记者来到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一探究竟。
11点40分,记者走进食堂,菜香四溢。土豆烧排骨、芹菜香干炒肉片、粉丝娃娃菜、玉米筒骨汤,两荤一素一汤只需10块,暖心呵护学生的“营养胃”。
马坡岭小学,55个教学班,守护着2552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子女超60%)的成长。学校坚持用“做温暖一生的教育”办学理念指引食堂管理工作,遵循“应收尽收”原则,全力解决家长关切的学生就餐问题。食堂就餐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超1900多名学生在校就餐,占比达77%,是长沙市芙蓉区在校就餐人数最多的小学。
这一成效得益于学校构建的多维度、全流程管理体系及有效管理模式。
学校构建“校长—分管负责人—管理员—从业人员”四级责任链,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到人。日常操作以“精细”为核心,实行“三查三验”:当日食材当日用,2025年春季就拒收3批次不合格食材;生熟分区、控油盐糖,每周菜谱经营养师审核和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审议;“日清周结”保障环境,每月专业机构防治有害生物。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食堂,充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按章程参与食堂管理;每年参与供货商比选,手机App可看“明厨亮灶”;试行家长帮厨,有8位家长应聘成为食堂工作人员;以公开的二维码为接入点,面向全体家长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对建议分类梳理、快速核实、限时反馈,快速响应诉求。
“学校每月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就餐喜好,大家普遍喜欢鸡腿、牛肉、粉丝,青菜有包菜、娃娃菜、蘑菇等,食堂每周给出菜谱,充分考虑营养均衡。”马坡岭小学校长周皓向记者介绍,学校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11位佩戴工作牌的家长随时可来食堂验菜陪餐,现场实拍图第一时间共享家长群。2025年春季学期,除膳食委员会外,另有60余名家长参与了验收、陪餐等活动。
管理成效显而易见。食品安全投诉大幅减少,牛肉、基围虾等高频供应实现“提质降费”;“光盘率”提升40%,餐厨垃圾减少30%。膳食监督委员会微信群里,“食堂卫生整体不错”“今日午餐,养眼又养胃”“学生吃得比我们都多”,学生家长的点赞越来越多。
临近12点,五、六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队下,陆续来到食堂,有序排队等候就餐。“食堂只能容纳700名学生就餐,所以一到四年级的学生在教室用餐,由食堂工作人员统一配送。”周皓说。
“阿姨,芹菜香干炒肉少一点,我吃不完”“阿姨,排骨多打一点,我喜欢吃”……取餐窗口前,学生们兴奋地向食堂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需求,阿姨都一一满足。五年级的江沐曦接过餐盘,坐在事先安排好的班级座位上,吃得津津有味。“排骨和粉丝很好吃,很符合我的口味,喜欢!”江沐曦笑着对记者说。
“学校持续投入改善食堂硬件条件,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就餐体验。”今年春季,马坡岭小学更换了双头大锅灶、添置2台大型消毒柜、2台除湿机,确保仓库储存环境符合规范和所有餐具的消毒彻底、无菌存放,严守卫生安全关口。暑假还为餐厅安装空调系统,有效调节室内温度,无论冬夏都能为学生营造舒适的环境。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