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的整体造型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半空中看去,“众”字造型观礼台沿中轴线红毯向南聚向“钢铁长城”造型年号台,并延伸汇聚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寓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夺取抗战伟大胜利。
仰望年号台上的和平鸽,飞翔在长城烽燧之间,寓意着胜利与和平的到来。中央美术学院卢征远教授团队精心塑造了这14只和平鸽。自接到任务以来,卢征远专门做了和平鸽造型艺术化专项研究,观察研究鸽子真实的飞翔姿态,甚至对鸽子的骨骼和解剖结构也做了深入学习,对于经典艺术作品中的鸽子形象和中国传统艺术造型手法进行了分析和借鉴。“文献资料的考据研究要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只有眼睛才能捕捉鸽子蹦跳、滑翔、挥动翅膀等真实动作,并把这种观察和感受融入到作品创作中,才能让和平鸽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经过大量调研,团队选取了一种名为“北京白”的鸽子品种作为雕塑原型创作。“这个鸽子品种飞行姿态优雅平和,体型圆润饱满,性格温顺,各方面都很符合和平鸽的形象。”卢征远说。雕塑颜色也有讲究,经过大量上色实验和反复调制,最终为和平鸽雕塑定制了“祥云白”色彩。洁白如玉,白色中透出一点暖意,与年号台“曙光红”色彩交相辉映。
由于保密要求和创作所需,卢征远团队需要在密闭的厂房完成工作——先用硬质材料搭好鸽子的骨架,再用油泥反复塑形,“油泥不易干燥,经得起反复推敲。有时候捏了半天,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进展却只有一点点。”卢征远粗略统计,一只鸽子的诞生,总共需要36道工序。将传统手工泥塑雕刻方法与科技成果相结合,利用3D扫描技术对雕塑进行数字化,确保和平鸽雕塑精准地和年号台连接,为巍峨的长城烽燧增添灵动气韵,强化年号台众志成城、守护和平的象征意味。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鹿艺佳,何蕊,刘平,蔡代征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