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5日讯(记者 金慧)9月2日,长沙心翼会所举办顾问委员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医疗、金融、教育、科技、媒体行业的优秀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该会议作为长沙心翼会所第五次国际会所认证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曹再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亮等领导以及会所创始人唐江萍出席。
国际会所模式(Clubhouse Model)是全球精神健康领域公认的社区康复服务标杆,倡导通过工作训练、社交支持与平等协作,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
作为中国大陆引进的首家会所模式,长沙心翼会所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800多名,年平均服务377名会员,并在全省孵化出160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为全省41348名精神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累计服务143.9万余人次,为全省精神障碍人士提供了最专业的服务、最温馨的港湾。
曹再兴表示,精神障碍人士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特殊群体,长沙心翼会所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康复训练及过渡就业,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就业能力,对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其经验和模式值得更大范围推广。
据了解,本次国际会所认证为期四天,来自挪威籍认证专家Beate与中国香港认证专家邱凤贤依据《国际会所准则》,对长沙心翼会所进行了严格考察,包括运营机制、活动开展、到在会所外就业的会员岗位进行探访、会员与职员协作模式以及顾问委员会建设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对机构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会员在这里不仅是‘接受服务’,更是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决策,这种赋权模式真正体现了会所精神的本质。”邱凤贤女士表示,顾问委员会在整合社会资源上的高效运作,为亚太地区的同类机构提供了宝贵经验。
“心翼会所的很多工作和挪威的会所工作设置差不多,会员不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对象,而是并肩工作的同事。”Beate表示,本次认证的长沙之行收获颇多,尤其是看到中国内陆的会所模式运转如此成熟且有效,值得更多国家学习和大力推广。
9月5日上午,两位专家共同宣读认证报告,评审圆满收官,长沙心翼会所顺利通过第五次国际会所认证,标志着湖南省在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障碍康复模式上再次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精康融合行动”作出努力与贡献。
长沙心翼会所是长沙市民政局主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由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创立,致力于以国际会所模式、持续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社区支持,并设立了湖南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孵化基地,为全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事业贡献力量,助力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全省系统性推广,为更多特殊群众带来希望,重建自信、重拾美好生活。此次再获国际认可,是一个新的起点,会所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进一步推广会所模式的中国实践,在世界舞台上讲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中国故事。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