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董梅英
“我们坐上这趟公交再换乘地铁,准备到橘子洲头玩一天!”9月5日早9时,县X115公交车缓缓停靠在长沙县泉塘街道楠竹园社区敏捷珑玥府(南)站,54岁的彭朝晖和妻子登上了家门口的公交车,他感慨道:“现在好了,有了这趟公交,我们外出购物、休闲都非常方便。”
倾心听诉求,聚焦出行微难题
随着今年7月县X115公交线路的开通、两个公交站的增设,这片区域正式告别了“无公交时代”。这也是泉塘街道纪工委在群腐集中整治工作中运用群众“点题”监督机制,推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时间倒回2024年12月的一次“竹邻议事会”中。“住进了新小区,但是附近一直没有通公交,我们又不会开车,出行不方便。”会上,彭朝晖反映道。
为此,社区将“优化交通线路及交通环境”等列入民生实事清单,街道纪工委整合社区监督力量,按照“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工作机制,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开展跟进监督,打通“中梗阻”。
楠竹园社区成立于2023年3月,辖区范围东至东十一路、西至东十路、南至映霞路、北至远大路,总面积0.75平方公里。辖4个住宅小区、5个园区、40余家企业、54家门店和1所幼儿园,常住人口约8700人,其中企业员工超过3000人。
目前,辖区内有园区D线(松雅湖中学-榔梨公租房)和F线(松雅公交首末站-榔梨公租房小区公交首末站)两条公交线路通行,自盼盼路、东十一路主干道穿行而过,覆盖沿线碧桂园海蓝城、华远海蓝郡两个小区及企业。
而西冲路上(敏捷珑玥府、碧桂园星荟两个小区沿线)未开通公交线路,居民出行不便,且不时面临“步行耗时长、打车成本高”的尴尬。
强力督落实,打通民生堵点痛
楠竹园社区为新成立不久的社区,辖区内住宅小区多为近年新建。随着社区发展不断推进,产业工人和老年人等群体对公交出行的需求显著增加。
为此,不少居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小区议事会等渠道反映诉求:“我们老年人主要依赖公交出行,但现在每次都得步行很久才能到达最近的公交站,雨天尤其不便。”“在附近企业上班,步行需20分钟,如果通公交,可能不到10分钟就能到达”……
“小公交”关乎“大民生”。为此,社区党支部书记盛金后与纪检小组长董梅英联合公交公司开展“沉浸式”调研,实地走访、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
在街道指导下,社区随后联动相关部门,多次召开“竹邻议事会”,精准收集民生需求清单,并及时整理和反馈。“增加公交线路能有效串联居民‘生活圈’,提升他们的出行舒适感和便捷度。”联点社区党政领导、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勇强调。
经充分调研与多方论证,公交公司决定新增X115公交线路,并优化线路布局。该线路以长沙县人民医院为起点,映霞路公交基地为终点,沿途停靠檀木桥地铁站、永旺梦乐城、广生地铁站等主要站点,且成功将西冲路上的敏捷珑玥府、碧桂园星荟小区有机串联。
用心促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今年4月,新站点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社区纪检小组全程参与监督,并提出多个科学、合理化方案,均得到公交公司采纳。如在沿线设置两个站点,将原定的一处站点进行调整,使之离居民小区更近,方便老年人、孩子乘车;考虑产业工人下班乘车便利,将X115路运营时间延长1.5小时;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发车间隔缩短至15-30分钟一班。
历经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该线路于今年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这条公交线路的新增,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居民的日常通勤、就医、购物、孩子上下学,更进一步加强了与市区的连通,践行了绿色出行理念。“之前上班开车太近、走路又远,现在公交直达,不到10分钟就能到单位!”在蓝色产业园一企业工作的李先生高兴地说道。
自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街道纪工委积极探索建立群众“点题”监督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泉民廉线”监督平台,实现了实时监督、过程把控和动态纠偏的闭环管理。截至目前,街道纪工委已系统梳理出小区治理、城市管理、社会事务等十大类事项,并推动解决了114项具体问题。今年,该监督平台已全面升级为“群众点题-实事为民”县级平台并在全县推广,实现了基础数据与平台功能的双升级。
“我们将持续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用好监督利器,推动‘点题’常态化、‘答题’长效化,切实破解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街道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