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5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周军)9月14日上午,“传文明 送科技”——探索太阳奥秘,领略天文魅力“小小科学家”天文科普实践活动,在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礼乐广场举办。活动由中共长沙县委宣传部(文明办)、中共长沙县委社会工作部、长沙县教育局、长沙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长沙县志愿服务联合会、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青少年科学院承办。
活动吸引全县150组亲子家庭参与,以硬核知识分享、专业设备观测、名师现场指导的形式,搭建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天文科学的平台,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助力文明与科技深度融合。凭借“免费参与、专业保障、亲子互动”特色,活动报名启动后名额迅速报满。
早上7点30分,亲子家庭陆续签到,志愿者细致讲解活动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8点30分活动正式开始,“硬核知识分享”率先进行。主讲团队围绕常见望远镜类型与原理展开讲解,从光学望远镜成像奥秘到射电望远镜技术突破,层层深入;随后,聚焦国之重器“天眼”射电望远镜,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解读其在宇宙探索中的重大作用;同时,深情讲述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为“天眼”建设倾注毕生心血的动人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实现“科技+德育”的双重教育效果。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提问,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专业设备观测环节成为活动的“重头戏”。现场配备多台天文望远镜,并加装专业太阳滤光片,确保青少年在安全前提下清晰观测太阳黑子。“快看!太阳表面那些黑色的斑点就是黑子吗?”“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不一样?”面对孩子关于太阳黑子的提问,以张勇军为代表的科技辅导员团队耐心解答,结合实时观测画面讲解太阳黑子的形成原因与周期变化,让抽象的天文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星沙好人”张勇军不仅是长沙县职业中专创新创业辅导员,还是长沙市科协科普专家团成员。活动中,他不仅带来了专业观测设备,还亲自演示望远镜操作技巧,手把手指导青少年调整焦距、寻找观测目标,让孩子们不仅“看”到太阳奥秘,更“懂”透天文原理。深耕县域科普多年的他,带着“星沙流动天文台”已深入乡村小学、社区开展志愿科普活动超30场次,累计服务青少年及群众 1000余人次,用行动践行科普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结束后,不少孩子兴奋地表示“我以后想当天文学家,去探索更多宇宙奥秘!”家长们也纷纷点赞,认为活动不仅让孩子学到了天文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了他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此外,活动还注重细节服务与资源整合:为需要社会实践盖章的学生提前提醒家长准备表格,解决实际需求;为参与现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记录“暖心长沙”“志愿汇”服务时长,实现科普教育与志愿服务的“双向赋能”——青少年在学习中成长,志愿者在服务中实现价值。
此次活动是长沙县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推动“文明实践”与“科技普及”融合的具体举措。通过整合县域内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资源,依托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力量,将优质科普活动送到青少年身边,有效弥补了县域内部分地区科普资源不足的短板,为青少年搭建起“家门口”的科学探索平台。
下一步,长沙县将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传播文明新风”为目标,持续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吸纳具备天文、生物、化学等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打造多样化科普品牌活动,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同时,扎实开展“小小科学家”科学种子培育工作,通过研学体验、讲述科学家故事等丰富形式,充分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让志愿服务成为推动科普普及、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力量,为长沙县“科教强县”“文明县城”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