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4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胡欢欢 李明)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了17项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创新试点任务。长沙县成功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创新试点,并进入全国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库。
长沙县始终锚定“争创国家质量强国建设标杆县”这一目标,将质量工作贯穿中国式现代化星沙实践全过程。资料图片
质量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更是县域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去年,长沙县在省、市统筹支持下成功承办全国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将“星沙质量实践”推向全国视野。
今年9月的全国“质量月”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县域高质量发展,必须以质量为锚点、以动能为引擎。未来,长沙县将进一步推动质量强县建设向纵深发展,立足工程机械产业优势,以“激活质量动能、夯实发展根基”为核心,构建“1334”工作体系(即“锚定一个目标”“构建三大体系”“实施三项工程”“推进四大行动”),推动质量强县建设向产业链延伸、向民生领域覆盖、向治理深处扎根,努力为全国县域质量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星沙方案”。
长沙县始终锚定“争创国家质量强国建设标杆县”这一目标,将质量工作贯穿中国式现代化星沙实践全过程。“构建三大体系”分别为统筹推进体系、标准引领体系和质量共治体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将质量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始终把标准建设作为质量强县的“牛鼻子”,聚焦制造业、农业及服务业等领域,推动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的共治网络,让质量真正成为星沙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与“金名片”。
“实施三项工程”即实施制造业提质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及民生护航工程。坚持“质量动能向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主攻制造业“智造升级”,强化产业链“强基补链”,激活产业质量“主引擎”。实施“品牌强企”梯度培育,建立“区域公共品牌—链主品牌—专精特新品牌”三级品牌梯队,放大质量价值“乘数效应”。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等方面守底线、提品质、优体验、筑生态,构建全域质量保障体系,打通质量惠民“最后一公里”。
“推进四大行动”聚焦基础、产业、人才、监管四个维度补短板、强优势。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推行“NQI+产业链”模式,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让质量基础服务“触手可及”。
开展产业链质量跃升行动,实施再制造质量提升、智能质检推广、“同线同标同质”推进等三大攻坚。开展质量人才培育行动,实施“质量人才星火计划”,联合专业院校开设“质量工程研修班”等,筑牢动能“人才基石”。开展监管效能提升行动,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深化智慧监管、强化基层监管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让质量监管扎根一线、服务一线。
质量强县建设非一日之功,需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长沙县将始终以“争创国家质量强国建设标杆县”为目标,持续以质量动能驱动产业升级、以质量治理增进民生福祉,走出一条“产业有优势、质量有保障、群众得实惠”的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质量建设贡献更多“星沙力量”。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