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彭诗思
信访积案常被基层工作者形象地称为“骨头案”、“钉子案”——深扎多年,需反复“磨牙”。
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始终秉持“人民信访为人民”宗旨,坚持“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目标,把解决信访历史遗留问题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今年以来,天心区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行动,创新采取“领导包案、联合会诊、源头清淤”三剂良方,成功化解了一批多年积累、久拖未决的信访难题。
领导接访下访,从“案头”到“地头”的破题之道
“信访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维权意识上升,各种信访案件层出不穷。有的信访案件,跨地区跨部门,千头万绪很难解;有的时间跨度太长,现有政策无法解……
但信访工作一头牵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落实责任是推动解决信访问题的“牛鼻子”。
天心区坚持“区领导公开接访”,全面推行领导包案,采取“定人、定时、定责”模式,常态化推进下沉接访督访。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今年以来,县级党政领导累计接访下访266次,解决危房改造、学生出行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51个。
针对重复信访案件,印发《天心区关于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对时间跨度长、涉及人数多、政策性强的疑难积案、“骨头案”、“钉子案”,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或市级领导提级包案。
“领导包案严格落实‘五个一’,即一个积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力促息访息诉。”天心区信访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家住暮云街道的老周,不满自建房拆除后的补偿,持续上访4年,成为棘手信访积案。天心区委主要领导下沉接访与他面对面沟通,倾听他的诉求,明确“溯源调查、分类施策、情感疏导”三步化解思路,水滴石穿,最终化解。
近日,上访长达8年的新建西路棚改项目遗留信访积案也取得较大进展,该信访案件,由天心区政府主要领导包案,通过近年来持续性跟进,科学制定化解方案,量变取得了质变。目前,16件重复信访中,已息访5件。
因房屋征拆上访了8年的老黄日前在信访调解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信访了那么多年,回头想想,一点也不值得,也要感谢党委政府这么多年不厌其烦的调解。”老黄感慨。
老黄是原长沙机床厂老职工,他与机床厂其他20户,因不满征拆补偿价格、分配房屋的面积等原因,2017年起集体上访。
在前期多次沟通协调基础上,联点区领导亲自包案,新开铺街道成立长机信访问题化解专班,街道班子成员、五个社区党委书记加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开展调解,逐一突破,目前仅剩3户未化解。
联合会诊精准接访,多元共治的“专家门诊”
信访积案之所以难以化解,涉及到多方原因和多元化诉求。
针对部分时间跨度长、涉及政策广、牵扯部门多的疑难信访问题,天心区推出“联合会诊精准接访”办法,由信访部门牵头,精准对接相关单位协同,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推动信访积案依法依规及时化解。
多年前,因历史遗留问题,赵女士在安置区内的房产一直未能办理产权过户,为此,赵女士上访了十多年。
赵女士的房子产权涉及两个区,过程复杂,政策又有变化,单靠一个部门很难化解。
在此基础上,天心区信访联席会议牵线搭桥,协调长沙市资规局、市征收办、市不动产中心、开福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会诊,精准接访。经过十余次会商,最终将这一因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信访积案化解。
“一个信访积案往往涉及很多部门,以往靠一个部门来解决,当然无法满足信访对象的诉求,这种联合会诊精准接访,就像医疗领域整合专家门诊一样,大家发挥专业和所长,‘一套组合拳’下来,既可让信访对象心服口服,也能很好对症下药。”天心区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说。
针对某房企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访,联合会诊牵头单位协调政法委、人社局、检察院等部门负责人出席,形成的解决方案中,既有劳动监察的行政处罚,又有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还包含住建部门的资质预警,让在场的农民工代表连连点头。
据了解,目前天心区创新构建“1+5+N”联合会诊体系:1个指挥中枢——区信访局统筹调度;5类专家库——法律顾问、心理疏导师、行业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中国好人组成智囊团;N种化解路径——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
源头治理,信访工作与社会力量的“化学反应”
“我要信访,电诈分子骗我买保险,30万元养老钱就这样没了。”近日,一位退伍老兵邓老怒气冲冲来到天心区信访大厅。
信访大厅工作人员仔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将邓老引到一旁的“汤俊杰信访调解室”,端上一杯热茶。
“汤俊杰信访调解室”的律师志愿者认真倾听邓老诉求。原来,邓老前不久听信电信诈骗分子,下载了木马软件,购买了其推荐的保险,结果30万元被转走了,气得邓老要告银行不作为。
律师志愿者从信访法治化角度建议邓老走司法程序,并推荐了一名律师给他。在律师志愿者劝导下,邓老采纳了建议,打消了上访念头。
2024年以来,天心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新路径,将信访工作与社会力量深度融合,邀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汤俊杰等一批信访志愿者参与访前矛盾调解,区级层面成立“汤俊杰阳光信访调解室”,每个工作日安排律师和其他志愿者开展访前调解。14个街道99个社区(村)组建矛盾调解委员会和志愿调解服务队,将矛盾纠纷处置前置,化解在萌芽状态。
“调解室侧重源头防范,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信访人了解法律法规,对适宜调解的信访事项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开展调处,防止矛盾纠纷升级扩大。”汤俊杰说,调解室成立以来,累计接待信访群众12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85起,其中重大群体性纠纷案件6起,调解成功率达92%,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今年,天心区又启动运行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该中心负责统一受理、流转、调解和督办群众通过来访、电话、信件、网络等渠道反映的矛盾纠纷,以及“110”非警务警情、法院诉前调解案件等各类纠纷事项。
该中心对受理的纠纷,经当事人同意后组织调解。调解不成功或终止调解的,将引导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或诉讼等法定途径依法解决。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成立,将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也是我们抓信访源头治理的有力举措。”天心区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站在新的起点,这片热土上的信访工作改革仍在继续。
行进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道路上,天心区正用担当与智慧,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篇章。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