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起飞了!”随着牵引线的拉动,一架F1A牵引模型滑翔机冲向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随着风向与高度的变化,滑翔机时而疾驰,时而盘旋,最后稳稳滑落在远处的草地上,引来观众阵阵喝彩。
9月29日,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北京密云开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900余名青少年参赛,近万名航模爱好者观赛。比赛涵盖自由飞类、线操纵类、遥控类、无人机类、航天类共51个小项。赛场上,少年们化身“小飞手”,在蓝天与绿地之间展开了一场场融合科技与体育的较量。
在滑翔机的比赛中,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五年级的张洛诚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专注地盯着天空,手中操控线收放有度,随着一声口令,滑翔机稳稳爬升并顺利完成滑翔。他参赛的滑翔机不仅轻巧灵动,还能依靠气流飞出数百米远。“我喜欢航模2年了,每次飞机飞上天,我都特别激动。”张洛诚兴奋地告诉记者。
站在一旁的张妈妈笑着说:“接触航模后,孩子变得更细心,也更有韧劲。不管冬夏,他每周都要安排时间到场地练习。”总裁判长洪伟点评称,张洛诚的动作稳健,懂得变通,能根据风向灵活调整飞行角度,“飞得远、飞得稳、留空时间长”正是他胜出的关键。
另一边的无人机足球场地,同样人声鼎沸。记者看到,三对三的小队正在红蓝围栏中激战:球形无人机在空中高速穿梭、对抗,时而撞击,时而“带球”冲向对方球门,观众不时发出惊叹声。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中关村三小的三名小选手成功晋级复赛。谈及获胜经验,队长程宣瑞说:“我们赛前花了很多时间练习配合,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团队默契。”带队老师王磊明介绍,目前无人机足球项目已进入学校社团课程,“孩子们在训练中锻炼了手眼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技的兴趣。”
赛事现场,密云区体育局竞赛中心主任沈鸿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模运动是科技与体育的结合,还能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坚韧的品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敢于追风逐梦。”
蓝天之下,创意模型接连起飞,在空中演绎“速度与激情”。赛后,不少孩子意犹未尽,围在赛场边和教练、评委继续探讨飞行技巧。据了解,今年的比赛持续至10月7日,各组别将分别评选出前三名。赛事期间还将举办航模市集、科技体验等丰富活动。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