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昌平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建立百年之际,昌平区委党史办以“红色昌平,百年风华”为主题,系统梳理区域红色资源,编纂推出《昌平百年文丛》系列丛书。近日,《昌平红色年轮(1921-2012)》《昌平红韵——从烽火到新生的100个故事》《初心之地——昌平红色地标巡礼》作为丛书首批成果印制完成。
全书稿共计约45万字,配图650余张,系统呈现了昌平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扎实的本土教材,向昌平党组织百年华诞献礼。
昌平素有“京师之枕”美誉,也是一片承载红色记忆的热土。在北京革命和建设史册上,昌平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北京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实践地,是平郊民众抗日第一枪的打响地,是平西、平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昌宛县政权、桃林堡垒村、十三陵水库等红色遗址和建设丰碑的所在地,是京华百年红色历史长卷的局部缩影。
为系统梳理昌平百年红脉,丛书清晰记述了自20世纪20年代初起,昌平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开启政治初醒,点燃红色星火,于1925年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并历经革命建设取得成就的百年足迹。通过客观记述史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深入了解昌平红色历史,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守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在内容设计上,三部图书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昌平红色年轮(1921—2012)》以编年结合纪事的方式,梳理重要事件与发展脉络;《昌平红韵》通过100个典型故事展现革命与奋斗历程;《初心之地》则聚焦红色遗址,为实地寻访提供参考。
编纂过程中,编辑人员广泛搜集史料,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多轮核实、评审与审读,力求内容真实准确、叙述严谨清晰。该丛书的出版,不仅是对昌平红色历史的有效梳理与保存,也将为今后全区开展相关教育宣传、赓续红色文脉提供有益参考和持续助力。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