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县:“四敢四拼”催生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13 18:39:22

 “四敢四拼”催生强劲动能

——长沙县让敢为善为有为成奋斗底色

王 茜 欧阳林 余亮华 韩 玫

县域经济角逐的潮水,总是起伏不定。

11月11日,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中郡研究所发布《第二十五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研究报告》。长沙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位列第五,在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中位列第四,获评县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基本指数A+优等级县市,在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中位列第一。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县市常常面临着更多发展瓶颈。然而,长沙县为何能以占全省0.8%的面积,为全省贡献4.3%的GDP,并连续成为全国的“优等生”?

长沙县践行“四敢”精神、强化“四拼”作风的生动实践,或许给出了答案。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长沙县坚持以“四敢”精神为引领,并进一步提出以“拼创新、拼实干、拼担当、拼作为”为核心的“四拼”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工作中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不断拓展发展路径,催生强劲动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拼创新”,打造发展引擎

创新是打破发展桎梏的第一动力,也是长沙县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长沙县,政府与企业同心同向,以“拼”的精神打破思想藩篱,以“闯”的劲头勇当改革“探路者”,一批批企业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梅花智能科技总公司聚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覆盖75%,年产能达10万台套、产值15亿;思胜智能的拉床产品多次荣获国家机床最高奖项“春燕奖”,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超过70项……

“拼创新”,既需要企业冲锋,更需要顶层设计与土壤培育。

如何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推动更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投身科技创新?

长沙县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加速构建“铺天盖地”“顶天立地”的科技企业集群。

着力实施高质量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按照“分类指导、梯次培育、重点突破”的思路,长沙县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上市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五级梯次培育库。

同时,锚定“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集聚区”,关注研发投入占比、技术合同成交额、发明专利拥有量等质量指标。松雅湖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科曙光第一研究所等高能级平台落地生根。长沙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正式进入创新型县(市)建设“国家队”。

创新的力量,最终是人的力量。

在这片“拼创新”的热土上,新一代的奋斗者正在登场——“00后”创客正在用短视频重构工程机械版图;“城市合伙人”超级实习生正在新征程上发光发热;科研博士正在实验室内用“星沙智造”拿下创业第一桶金;

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长沙县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的人才生态。

今年10月13日,“背起双肩包出发, 创业就业到长沙”——2025年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沙龙活动在长沙县举行,这是长沙县“广聚天下英才,共拼创新未来”的鲜活案例。

长沙县以真金白银与政策实招,构筑青年创业“强磁场”: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政策,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从注册到招聘的全流程支持;建立“一对一”创业辅导机制,建成近8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与17所高校共建“1+N”创业基地,形成“高校前置培育-双创中心接力孵化”的无缝衔接体系。

如今,30万产业工人安家于此,每年净增的1.5万“新星沙人”用脚步投票。

“拼实干”,筑牢民生根基

铁肩担当,唯靠实干;伟业奋进,重在力行。

在长沙县,广大党员干部正以“实”的姿态、“干”的作风,在基层治理一线拼服务、拼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直面基层治理“第一难题”,长沙县以实干“破题”。

星沙街道曾是全省警情最多的街道,六成以上属非警务类矛盾。面对这一“硬骨头”,街道创新建成全省首个“街所合署”综治中心,整合“三所一庭”力量联动攻坚,一年成功调解纠纷1000余起,成功率达90%。如今,综治中心2.0版正将矛盾调解触角延伸至小区,全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长沙县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上拼速度、拼温度。

“等待充电的时候我顺便解决了中午饭,睡了一觉还按了个摩,实在是太充实了!”在黄花镇岐山社区“繁花驿”网约车司机红色之家,刚送完乘客的网约车司机刘先生满意地说。

“繁花驿”是该社区深耕多年的“党建聚合力”书记创新项目,不仅能为司机们提供专用停车位等服务,满足他们的日常休息、吃饭、饮水及学习需求,还从根本上解决了违停危停乱象,用贴心服务提升了星城“门户”形象。

在推动治理模式上,长沙县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以先行姿态破局开路。

该县大力实施“炼芯”“连心”“联兴”三大工程,打造“星连心”党群服务矩阵。200余名街道干部每周固定时间下沉小区,5700余名在职党员主动亮身份、办实事。实实在在的付出换来的是城区12345热线工单量同比下降18.33%的显著成效,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在民生保障上,长沙县更以“雷打不动”的投入笃行实干——每年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去年投入759万元推进72所农村薄弱学校优质均衡建设,惠及师生1.81万人次,用真金白银托举起乡村教育的希望。

“拼担当”,厚植兴业沃土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

近年来,长沙县坚持以实绩识人、在一线识人,把干部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锤炼、识别,让有担当、肯干事的干部有更多机会“挑大梁”。

在招商引资最前沿,县区招商团队闻令而动,尽锐出击,主动奔赴全国各地寻商机、访企业、促落地,精准推动项目对接转化,将招商“触角”延伸重点经济区域,足迹遍布五湖四海。9月26日,长沙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开启试营业,首日吸引全市数万人次到场消费,打造了县区“消费新引擎”。

积极当好企业发展“合伙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用户思维”整合资源,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实施“三带三抓两促进”企业服务行动,精准破解发展难题,助力产业提质提速。9月29日,湖南(长沙)咖啡产业园正式揭牌亮相,星沙国际传播中心同期启动运营,10个咖啡产业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在项目建设第一线,干部多跑腿,项目快落地。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项目整体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石子消防站项目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长沙万洋科技城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百日攻坚”行动如火如荼,成效明显。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人才以担当推动落实,以创新突破难点,农业技术创新不断攀升,农村宜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推向纵深,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业发展速度达到了4.0以上,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园,累计引进农业院士团队科研基地(平台)21个。

谁在一线干得好,就在选拔中往前排;谁能顶得上、干得成,就能得到认可、获得机会。

今年以来,长沙县提拔重用在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以及急难险重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45名,鲜明树立了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拼作为”,淬炼过硬队伍

激励干部敢为善为,离不开完善的激励与包容机制。

今年是长沙县“作风作为提振年”,县委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拳惩治“庸懒散拖浮乱”问题,先后出台《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县委管理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操作办法》等政策举措,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严实的作风干事创业。

在锻造能干事、能扛事、能成事的骨干队伍上,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每年赴先进发达地区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各类专题培训,锻造经济挑大梁、改革当先锋、民生作标杆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实施“星火淬炼”计划,建立“岗位需求+干部特长”双向匹配机制,每年选派20名左右优秀干部组建“双招双引”、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攻坚专班,全程参与项目策划、招商对接、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推动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担重任、见世面、长才干。

同时,优化考核方式方法,推行奖金差异分配,激发干部提干劲、提作风、提效能的内生动力。探索建立干部监督“三色预警”机制,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营造敢攻坚、敢争先、敢担责的浓厚氛围。

潮涌湘江,势起星沙。

9月30日,长沙县召开“四敢四拼”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5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表示:“爱拼才会赢,敢拼才能赢。我们必须弘扬‘四敢’精神,强化‘拼’的作风。拼就要拼到竭尽全力,拼就要拼到感动自己,拼就要拼到奇迹出现!”

当“四敢”融入基因,当“四拼”成为习惯,长沙县汇聚起磅礴力量,绘就一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篇。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